截至2024年6月,银保监会官网公示的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共有10家,其中4家专业型、6家混合型。名单之外还有百余家持牌财险/寿险公司通过自营平台或第三方渠道开展线上业务,形成“10+N”格局。

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到底指什么?
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必须同时满足三个硬指标:
- 公司名称中含“互联网”字样
- 不设线下分支机构
- 所有保单全流程线上完成
目前符合定义的仅有众安在线、泰康在线、安心保险、易安保险四家。其中易安保险自2022年进入破产重整,牌照仍在,业务暂停。
混合型互联网保险公司有哪些?
这类公司虽然名称不含“互联网”,但拿到互联网保险业务许可,可全国展业。2024年名单如下:
- 京东安联财险
- 华泰财险
- 阳光财险
- 太保产险
- 平安产险
- 人保财险
它们的优势在于线下理赔网络+线上流量入口,车险与健康险销量占线上保费七成以上。
为什么名单之外还有上百家“隐形”玩家?
银保监会规定,任何持牌机构只要通过官网、APP、小程序自营销售,就算互联网保险业务。因此:

- 寿险公司如招商信诺、同方全球,把重疾险搬到支付宝
- 养老险公司如平安养老,在钉钉卖团意险
- 相互社如蚂蚁相互宝虽关停,但留下数据与风控经验
这些主体让实际参与线上竞争的机构突破120家。
如何一眼识别真假互联网保险?
三步验证法:
- 登录银保监会官网→在线服务→许可证信息查询,输入公司全称
- 查看业务范围是否含“互联网保险业务”
- 确认销售页面域名备案主体与持牌机构一致
凡以“XX互助”“XX科技”名义收保费却无保险许可证的,均属违规。
2024年新入局者会是谁?
业内流传滴滴、携程、小红书已向监管递交材料,但获批概率差异大:
- 滴滴:已控股现代财险,可能采用“曲线入场”
- 携程:旅游意外险数据丰富,牌照需求迫切
- 小红书:用户年轻、消费高,但缺乏风控沉淀
监管态度明确:不再新发专业型牌照,鼓励存量机构通过增资、科技升级提升服务能力。

投保前必须弄清的三个数字
1. 投诉率:2023年互联网财险亿元保费投诉量均值0.85件,众安、泰康在线低于均值。 2. 综合偿付能力:专业型公司均高于150%红线,安心保险最近一期为152.3%。 3. 退保率:线上重疾险首年退保率8%-12%,显著低于线下银保渠道的25%。
未来三年行业走向预测
• 牌照并购:易安保险重整完成后,或成互联网保险第一张被收购的牌照 • 场景细分:宠物险、无人机险、网络安全险等小众险种线上化率将超50% • 全域风控:人脸识别、可穿戴设备数据将直接关联保费浮动,“千人千价”成为现实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