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互联网投资前景如何_2024年投资热点有哪些

新网编辑 11 0

一、工业互联网投资前景如何?

2024年,工业互联网赛道的资本温度依旧“高烧不退”。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5%;而一级市场全年共发生融资事件412起,总披露金额超680亿元。政策端,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明确把“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”列为约束性指标,要求到2025年达到45%。政策红利+需求井喷+技术成熟,三重共振让“工业互联网投资前景如何”这个问题的答案愈发清晰:未来五年仍是黄金窗口期。

工业互联网投资前景如何_2024年投资热点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2024年投资热点有哪些?

1. 工业大模型:从“概念验证”到“场景落地”

ChatGPT带火了通用大模型,工业场景却需要更懂OT(Operational Technology)的“专才”。2024年,工业大模型成为VC/PE最拥挤的细分赛道之一,融资案例已出现单笔10亿元级别。投资人为何押注?

  • 痛点够痛:设备故障预测、工艺参数优化、质检缺陷识别,传统AI小模型泛化能力差,工业大模型可跨产线、跨工厂迁移。
  • 付费意愿强:一条高端产线停机1小时损失超50万元,客户对准确率提升1%也愿意买单。
  • 数据壁垒高:工业Know-How沉淀在老师傅脑子里,大模型+知识图谱能把隐性经验显性化,后来者难以复制。

2. 工业软件“国产替代”:卡脖子环节的突围战

“为什么工业软件突然火了?”——因为外部环境倒逼。美国对华EDA、CAE出口管制升级,让国产工业软件从“备胎”变“主角”。2024年一级市场资金正沿着三条主线集中扫货

  1. 研发设计类:CAD/CAE/PLM,代表企业如浩辰CAD、云道智造,单轮融资额已冲到5亿元量级。
  2. 生产控制类:MES/MOM,离散制造龙头“黑湖科技”2023年D轮拿了近8亿元,估值半年翻一倍。
  3. 嵌入式工业软件:机器人控制系统、数控系统,初创公司“华龙讯达”凭国产PLC方案拿下宁德时代订单。

政策端也在加码:2024年新版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》首次把工业软件纳入补贴范围,单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。


3. 工业边缘智能:算力下沉的新蓝海

“边缘计算+工业”是不是伪需求?答案是否定的。一条汽车焊装车间每天产生2TB高清缺陷图像,如果全部传回云端,带宽成本高达每月30万元。边缘智能盒子(Edge AI Box)本地推理,时延<10ms,成本直降70%

2024年资本盯上两类标的:

工业互联网投资前景如何_2024年投资热点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硬件厂商:研华、凌华之外,初创公司“矩视智能”把GPU算力塞进巴掌大的工控机,已获比亚迪批量采购。
  • 算法+场景一体化:“湃道智能”专注石化高危场景,边缘端实时识别跑冒滴漏,2023年营收增速300%,红杉连投两轮。

4. 工业数据要素流通:从“数据孤岛”到“数据银行”

“工业数据能交易吗?”上海数据交易所给出的答案是:能,而且价格不菲。2024年4月,宝武钢铁“炼铁工序数据集”以280万元成交,创下国内工业数据单品最高纪录。数据要素流通催生三大商业模式

  1. 数据脱敏与合规服务:初创公司“数牍科技”帮车企把电池工况数据做成合规数据包,按调用量收费。
  2. 数据银行:浙江“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”已接入3.8万家企业,数据存证后像存款一样生息。
  3. 数据保险:人保财险推出“工业数据质量险”,数据误差导致生产损失可获赔,反向推动数据资产化。

三、投资人如何避坑?

1. 警惕“伪平台”陷阱

市面上80%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是“项目制系统集成商”。判断真平台的三条硬标准:是否有多租户SaaS收入?是否有第三方开发者生态?是否有数据飞轮效应?

2. 算清“替换成本”账

国产工业软件再便宜,如果替换西门子、达索系统需要停产3个月,客户宁可继续交“智商税”。投资前必须验证:是否支持“双轨运行”平滑迁移?是否提供工艺包模板降低实施风险?

3. 关注“小巨人”而非“巨无霸”

工业互联网赛道马太效应远未形成。工信部认定的七批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企业中,有312家深耕垂直场景,平均毛利率45%,远高于平台型公司。这类企业往往在一个细分工艺(如锂电池涂布)做到90%市占率,反而具备定价权。


四、未来三年退出路径预判

  • 并购退出:传统工控巨头(如汇川技术)正疯狂扫货,2023年并购金额同比增长220%。
  • A股科创板:第五套上市标准放宽,工业软件企业可凭“核心算法+营收增速”申报,2024年已有6家过会。
  • 北交所:对“小巨人”企业开设绿色通道,平均审核周期仅4个月。

当政策、技术、需求三浪叠加,工业互联网投资不再是“讲概念”,而是“拼落地”。谁能把OT数据变成可交易的资产,谁就能把工业经验变成可持续的现金流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