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互联网投资趋势_哪些赛道最赚钱

新网编辑 10 0

2018年,全球资本市场在“去杠杆”与“强监管”的双重压力下,依旧诞生了多家独角兽。站在今天的视角复盘,当年真正让机构赚到超额收益的,并非流量见顶的消费互联网,而是**政策红利+技术拐点**共振的细分赛道。下文用问答体拆解核心逻辑,并给出可复用的选项目框架。

2018年互联网投资趋势_哪些赛道最赚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2018年会出现“结构性牛市”?

表面看,全年全球科技股指震荡下行,但一级市场却出现**“冰火两重天”**:

  • 共享经济、无人货架等风口迅速降温,头部项目估值腰斩;
  • 与此同时,**半导体、创新药、产业互联网**却在下半年逆势拿到大额融资。

根本原因在于:宏观流动性收紧后,资金开始**“抱团确定性”**,只有同时满足“技术落地临界点+国家意志”的赛道,才能拿到溢价。


2018年最赚钱的三大赛道拆解

1. 半导体:国产替代的“黄金窗口”

政策催化剂:4月中兴事件后,国家大基金二期火速立项,地方政府配套基金规模超5000亿元。

技术拐点:14nm工艺良率突破,长江存储32层NAND量产,让资本看到“可量产替代”而非PPT。

赚钱路径:Pre-IPO轮突击入股,如汇顶科技、卓胜微,上市首日涨幅均在200%以上。

2018年互联网投资趋势_哪些赛道最赚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创新药:带量采购倒逼“真创新”

政策倒逼:12月“4+7”集采降价幅度超90%,仿制药估值逻辑崩塌,资金涌向拥有**First-in-class管线**的Biotech。

技术验证:PD-1单抗、CAR-T疗法临床数据读出,港股18A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,打通退出渠道。

典型案例:信达生物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200亿港元,半年后市值突破600亿。


3. 产业互联网:BAT“赋能”的To B红利

需求爆发:消费互联网获客成本涨至300元/人,倒逼企业转向**数字化降本**。

巨头加持:腾讯930变革全面To B,阿里云营收破200亿,资本押注“下一个用友/金蝶”。

2018年互联网投资趋势_哪些赛道最赚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细分冠军:做工业SaaS的黑湖智造B轮获GGV领投,18个月估值翻8倍。


如何提前识别“2018式”机会?

政策敏感度测试

自问:该赛道是否出现在**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**或**部委年度规划**?若连续两年提及,则进入观察名单。

技术成熟度标尺

采用Gartner曲线交叉验证:

  1. 技术处于“**稳步爬升期**”(非概念炒作期);
  2. 已有**付费标杆案例**(非POC试点)。

估值锚定法

对比海外成熟公司PS/PE,若国内龙头估值低于**国际对标50%**,且未来三年复合增速>50%,则具备安全边际。


2018年踩坑案例:无人货架的教训

无人货架在2017年末被吹成“新零售入口”,但2018年Q2开始崩盘。复盘发现:

  • 伪需求:办公室场景消费频次被高估,货损率>20%;
  • 政策盲区:食品流通许可证监管趋严,前置仓模式合规成本陡增;
  • 资本反噬:头部玩家为冲点位盲目补贴,单点模型永不为正。

结论:**没有技术壁垒的“规模游戏”**,在资本寒冬会率先出清。


给2024年投资者的启示

2018年的最大启示是:**“政策+技术”共振的窗口期只有12-18个月**,错过半导体后再等五年。当前可重点跟踪:

  • AI算力芯片(国产CUDA生态);
  • GLP-1减肥药(专利悬崖前的国产替代);
  • 工业软件(卡脖子环节的“小巨人”)。

用2018年的方法论筛选,或许能在下一轮周期复制**“三年十倍”**的收益曲线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