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旅游网站流量增长越来越慢?
过去五年,旅游搜索量年均增长18%,但独立站流量却普遍下滑。核心原因有三点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OTA垄断:携程、Booking、Airbnb占据70%以上搜索结果首页
- 内容同质化:90%的攻略标题雷同,用户点击欲望降低
- 技术滞后:60%的旅游站点未做Schema结构化数据
旅游SEO的核心战场在哪里?
1. 长尾词:避开OTA的护城河
与其竞争“云南旅游”这类大词,不如深耕:
- “西双版纳亲子酒店无边泳池”(月搜索800,竞争度12)
- “北海道雪季JR Pass使用技巧”(月搜索650,竞争度9)
自问:如何找到这类词?
答:用Ahrefs的“Questions”功能,输入目的地+人群标签,筛选KD<15的词。
2. 结构化数据:让搜索引擎秒懂页面
在攻略页插入以下Schema代码:
{
"@context": "https://schema.org",
"@type": "TravelAction",
"agent": {"@type": "Person","name": "作者名"},
"object": {"@type": "Place","name": "目的地"},
"startTime": "2024-08-01",
"endTime": "2024-08-07"
}
效果:Google富媒体结果展示行程天数,点击率提升22%。
如何打造“不可复制”的旅游内容?
1. 三维信息差模型
传统攻略只写“哪里好玩”,升级维度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时间差:对比雨季与旱季的琅勃拉邦瀑布水量差异
- 空间差:标记清迈古城内99%游客忽略的木雕工坊
- 文化差:解析巴厘岛火葬仪式中游客不可拍照的3个瞬间
2. 用户生成内容(UGC)的SEO化
把游客评论转化为搜索资产:
- 用Python抓取马蜂窝点评中含“隐藏”“小众”关键词的句子
- 人工筛选后,嵌入攻略H3小标题,如:“本地人才知道的深夜大排档”
- 添加FAQ模块,直接回答“清迈夜间动物园值得去吗?”
技术SEO的3个隐藏红利
1. 多语言hreflang的精准部署
针对港澳台市场,建立三套URL:
- /hk/ 繁体中文+港币价格
- /tw/ 繁体中文+新台币价格
- /cn/ 简体中文+人民币价格
在页面头部添加:
避免重复内容惩罚,香港站流量3个月增长40%。
2. Web Stories抢占移动端首屏
把“48小时玩转新加坡”做成8页故事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第1页:鱼尾狮夜景+倒计时动效
- 第3页:插入Google地图实时交通层
- 第8页:添加“保存行程”按钮,跳转至邮件订阅
AMP Stories在移动端的展示优先级高于普通结果。
3. 利用“景点热度”API做动态内容
接入Google Popular Times数据:
fetch('https://maps.googleapis.com/maps/api/place/details/json?place_id=xxx&fields=popular_times')
实时显示“当前埃菲尔铁塔排队需75分钟”,并推荐替代时段。该模块使页面停留时长增加90秒。
外链建设的非传统路径
1. 航空公司合作
与亚洲航空合作,在其电子登机牌页面嵌入“目的地3日行程PDF下载”,需反向链接至攻略页。单条链接带来DA89权重。
2. 领事馆资源置换
为越南领事馆撰写“芽庄签证新规”文章,换取官网“实用链接”推荐位。政府域名外链使目标关键词排名从第9升至第3。
数据监控:别只看流量
建立三层指标:
- 搜索可见度:追踪“长尾词排名Top3”的数量,而非笼统的“关键词排名”
- 内容效率:计算“每千字带来的搜索点击”,淘汰低效稿件
- 转化漏斗:从“攻略阅读”到“酒店预订”的跳转率,行业均值仅2.7%,优秀站点可达8%
未来12个月的机会窗口
Google正在测试的“沉浸式视图”(Immersive View)将优先展示带3D路径的内容。提前准备:
- 用无人机拍摄景区3D轨迹视频
- 在YouTube上传并添加“travel”标签
- 在网站嵌入WebGL版本,Schema标记为“3DModel”
早期测试者已获得额外17%的曝光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