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互联网营销到底在“营”什么?
很多人把互联网营销简单等同于“投广告”,其实它是一场围绕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系统工程。从认知、兴趣、购买到复购,每一个环节都藏着ROI的杠杆点。

二、如何精准锁定高价值流量?
1. 用数据画像代替“拍脑袋”
自问:我的理想客户到底长什么样?
自答:把已有成交客户的年龄、地域、设备、兴趣、消费频次拉成一张表,再用Look-alike工具在广告平台里放大相似人群,平均获客成本可下降30%以上。
2. 长尾关键词的“捡漏”策略
与其抢“减肥”这种红海词,不如布局“产后三个月如何瘦肚子”这类意图明确、竞争低、转化高的长尾词。用Ahrefs或5118挖词,筛出搜索量>200且竞价<1元的词,批量做内容覆盖。
三、落地页如何让用户“秒懂”并行动?
1. 首屏三秒法则
用户3秒内没看懂,就永远失去了。首屏必须同时满足:
• 一句话痛点+解决方案
• 一张场景化配图(文字描述即可)
• 一个对比式数据,如“平均减重8.7斤/28天”
2. 表单字段越少越好?别被误导
测试发现,B2B行业留电话+公司+职位三字段,转化率比只留电话高22%,因为筛选了更精准的线索。关键不是“少”,而是每多一个字段,必须给用户一个理由。
四、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:渠道ROI排序
用一张Excel做“渠道-成本-线索量-成交率-客单价”五维表,算出单客户净利润,而不是只看前端CPA。例如:

- 抖音信息流:CPA 80元,成交率5%,客单价2000元,净利润=2000×5%-80=20元
- 知乎内容:CPA 120元,成交率12%,客单价3500元,净利润=3500×12%-120=300元
结论:砍掉抖音,把预算All in知乎。
五、复购率提升的“暗箱”模型
1. 行为触发邮件
用户购买后第7天、第30天、第90天分别推送:
• 使用技巧(降低退货)
• 耗材补充提醒(提升复购)
• 会员升级优惠(锁定长期价值)
2. 私域的“温度差”打法
朋友圈别只发广告,用3:2:1内容比例:3条干货、2条生活、1条促销。测试显示,该比例下朋友圈转化率是纯广告组的4.8倍。
六、如何衡量“看不见”的品牌资产?
用百度指数+微信指数做品牌词搜索增长率,再用问卷星抽样调研无提示第一提及率。如果两项指标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,说明品牌心智在增强,即使短期ROI波动,也要坚持投入。
七、2024年必须关注的三个小趋势
• 小红书KOS(关键意见销售):线下柜哥柜姐线上化,ROI比KOL高50%
• 视频号直播切片:把直播高光剪成15秒短视频,投放到朋友圈,CPM降低40%
• AIGC落地页:用ChatGPT生成10版不同痛点的标题,人工筛选Top3,CTR提升27%
八、一个实战案例:从亏损到ROI 1:7
背景:某母婴辅食品牌月投50万,ROI仅1:1.2
动作:
1. 砍掉泛母婴人群,聚焦“6-12个月过敏体质宝宝妈妈”,人群包缩小80%
2. 落地页首屏加“儿科主任视频讲解”,信任度飙升
3. 建立企业微信社群,每日辅食打卡,30天复购率从12%到39%
结果:三个月后ROI提升至1:7,单月净利润破百万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