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外贸行业趋势_如何应对订单下滑

新网编辑 16 0

2017年,全球贸易增速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,中国出口企业普遍遭遇订单下滑、利润压缩、汇率波动三大难题。本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当年外贸数据,给出可落地的应对策略。

2017外贸行业趋势_如何应对订单下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17外贸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?

全球需求疲软:WTO数据显示,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1.7%,远低于过去20年3.8%的均值。

美国贸易保护抬头:特朗普政府退出TPP、启动对华301调查,导致北美买家下单趋于谨慎。

原材料价格暴涨:铜、铝、塑料年内涨幅均超20%,挤压了OEM工厂本就微薄的利润。


订单下滑的根本原因在哪?

自问:是客户变少了,还是客户换了采购渠道?

自答:两者皆有。

2017外贸行业趋势_如何应对订单下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客户数量减少:欧美中小零售商因线下客流下降,直接削减SKU,优先砍掉中国长尾供应商。
  • 采购渠道转移:东南亚工厂凭借更低的人工与关税优惠,抢走了低附加值订单。
  • 采购周期拉长:客户为降低库存风险,把季度大单拆成月度小单,导致中国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。

汇率波动如何吃掉利润?

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升值6.7%,对欧元升值3.2%。

举例:一笔10万美元的订单,年初签约时汇率为6.95,年末结汇时跌至6.50,账面利润直接蒸发4.5万人民币

应对思路:

  1. 签约时锁定远期汇率,成本约0.3%,远低于潜在损失。
  2. 与客户约定人民币计价,或采用美元/欧元双币种报价。
  3. 引入外汇期权组合,对冲单边升值风险。

如何重新定位产品与市场?

自问:继续打价格战,还是做差异化?

自答:2017年活下来并增长的企业,普遍做了三件事。

1. 砍掉低毛利SKU,聚焦高门槛品类

案例:深圳一家LED灯具厂砍掉50%低价球泡灯,集中资源做植物照明模组,毛利率从12%提升到28%。

2. 深耕“一带一路”新兴市场

2017年中国对越南、波兰、墨西哥出口增速分别达23%、19%、16%。

操作要点:

  • 用Google Market Finder锁定搜索量暴涨的关键词,如“solar street light Poland”。
  • 参加当地专业展,如波兰华沙照明展,比广交会更精准。
  • 在Alibaba国际站投放小语种关键词广告,CPC仅为英语市场的1/3。

3. 从OEM转向ODM+品牌

步骤:

  1. 注册海外商标,成本约500美元,可在亚马逊Brand Registry备案。
  2. 在1688找设计师做差异化外观,打样费用控制在2000元以内。
  3. 用Shopify+Dropshipping测试市场反应,出单后再备库存。

如何用数字营销低成本获客?

2017年B2B平台询盘成本已升至30美元/条,而独立站SEO的获客成本可降至8美元/条。

实操清单:

  • 关键词策略:用Ahrefs挖掘“long tail+commercial intent”词组,如“waterproof backpack 30L wholesale”。
  • 内容营销:发布行业痛点文章,如“How to avoid mold in container shipping”,吸引采购经理留下邮箱。
  • 再营销:在Facebook投放访问过独立站但未下单的用户,ROAS可达4:1。

供应链如何降本增效?

自问:原材料涨价,还能从哪里挤出利润?

自答:把物流、包装、质检三个环节拆开重做。

物流:拼箱+海外仓

• 华东到美西拼箱海运费2017年Q4降至USD 850/CBM,比整柜节省35%。
• 提前备货到洛杉矶第三方仓,可把交货期从35天缩短至5天,客户愿意多付3%溢价。

包装:减克重+可循环

• 把五层瓦楞纸改为三层加强芯,单箱成本降0.4美元,年省12万人民币。
• 采用可折叠围板箱,客户可循环使用,提升品牌好感度。

质检:前置到工厂

• 引入第三方验货公司驻厂,出货前全检,减少到港后退货率90%。
• 用iPad拍照上传云端,客户实时查看,减少重复验货差旅费。


2017年的经验对今天还有用吗?

自问:六年前的案例是否过时?

自答:底层逻辑不变,工具升级。

  • 新兴市场仍在增长,只是从波兰、墨西哥换成了印尼、沙特。
  • 汇率波动仍是利润黑洞,但可用跨境人民币结算、数字货币对冲。
  • SEO获客成本上升,可用TikTok短视频+独立站承接流量,CPC更低。

把2017年聚焦高毛利、深耕新兴市场、用内容换流量的三板斧,换成今天的TikTok、独立站、柔性供应链,依然奏效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