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的中国厨电市场,被业内称为“分水岭”:一边是传统烟灶消品类增速放缓,一边是洗碗机、嵌入式蒸烤箱等新品类爆发。站在今天回望,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哪些品牌真正跑赢了大盘?本文用数据拆解、用案例说话,帮你还原那一年厨电行业的真实面貌。

行业大盘:增速换挡,但蛋糕仍在变大
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,2017年厨电市场整体规模达952亿元,同比增长14.3%,虽仍保持两位数增长,却较2016年的18.1%明显回落。为什么增速会放缓?
- 一二线城市新增需求见顶,**烟机百户拥有量突破90台**,换机周期拉长。
- 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红利仍在,但**客单价提升有限**,拉低了整体增速。
品类分化:传统三件套失速,新品类狂飙
烟灶消:高端化是唯一出路
2017年油烟机零售量仅增长2.8%,但**均价上涨12%**,老板、方太牢牢占据5000元以上价位段,合计份额达67%。消毒柜更惨,零售量同比下滑4.6%,被嵌入式洗碗机替代趋势明显。
洗碗机:从“舶来品”到“厨房新刚需”
这一年洗碗机零售量突破90万台,同比增长129%!**西门子仍占40%份额**,但美的、海尔通过推出3000元价位段机型,迅速抢占三四线市场。一个有趣的现象:2017年“水槽洗碗机”关键词搜索量暴涨300%,**方太Q3单品贡献了近30%的品类增量**。
嵌入式蒸烤箱:隐藏在橱柜里的金矿
嵌入式复合机(蒸烤一体)零售额同比增长180%,**凯度、华帝**等品牌通过“橱柜一体化”套餐,把客单价拉到8000元以上。消费者最常问的问题:“蒸烤箱会不会取代微波炉?”答案是:在厨房面积≤6㎡的家庭中,**56%的用户选择直接淘汰微波炉**。
渠道变革:线下体验+线上收割成标准动作
2017年厨电线上零售额占比首次突破30%,但**线下高端体验店仍是决策关键**。老板电器在这一年砸了2亿元改造3000家门店,增设“中央吸油烟机”体验区,结果线下客单价提升了22%。

线上则出现“拼多多效应”:千元级小厨电(如电饼铛、破壁机)在三四线市场爆发,**小熊电器凭借99元便携式榨汁机一年卖出200万台**。
品牌生死战:谁在闷声发财?
老板电器:高端护城河加深
2017年老板净利润增长21%,**毛利率高达57%**,核心在于“大吸力”技术迭代:从17m³/min升级到20m³/min,配合“免拆洗”概念,牢牢绑定中产家庭。
美的厨电:全品类收割机
美的通过“**多品牌矩阵**”打法:COLMO攻高端、美的主品牌占中端、华凌打性价比,全年厨电收入突破200亿元。最狠的一招:把洗碗机生产线从顺德搬到芜湖,**成本直降18%**,直接发起价格战。
黑马凯度:嵌入式品类隐形冠军
这个广东品牌在2017年**嵌入式蒸烤箱线上份额冲到第二**,靠的不是广告,而是小红书KOL种草。当年一篇《3㎡厨房如何塞下8件电器》的爆文,让凯度RT58A单品月销破万台。
消费者变了:从“买功能”到“买场景”
2017年京东大数据显示,**“开放式厨房”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240%**,直接带动侧吸式油烟机销量。另一个典型场景:母婴家庭更关注“消毒存储一体”,因此带紫外线杀菌的洗碗机溢价高达35%。

当时最热门的知乎提问是:“洗碗机到底能不能洗小龙虾?”高赞回答用实验视频证明:**13套机型可一次性洗3斤小龙虾**,直接推动当年8月洗碗机销量环比暴涨70%。
技术暗战:专利壁垒开始显现
2017年厨电行业专利申请量达1.2万件,其中**“油烟分离技术”相关专利老板电器独占38%**。方太则押注“NSP膜色谱净水技术”,试图把厨房用水场景也纳入生态。
一个被忽视的细节:当年**“智能菜谱”相关专利有60%来自小品牌**,比如纯米科技(TOKIT品牌),为后来小米生态链入局埋下伏笔。
未来伏笔:2017埋下的三颗雷
- 精装房政策:2017年住建部发文要求2020年全装修比例达30%,直接导致工程渠道崛起,**老板、方太工程收入占比从5%飙升至25%**。
- 原材料暴涨:2017年Q4不锈钢价格同比上涨45%,**中小品牌被迫涨价10%-15%**,为2018年行业洗牌埋下导火索。
- 社交电商萌芽:当年拼多多厨电类目GMV增长800%,虽然以山寨为主,但**“低价爆款”逻辑**开始冲击传统定价体系。
站在2023年回望,2017年的所有躁动最终沉淀为今天的格局:高端看技术、中端看渠道、低端看流量。那些在2017年就押注新品类、新渠道、新场景的品牌,如今都成了巨头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