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_行业分析报告模板有哪些

新网编辑 7 0

一、为什么必须掌握中国行业分析报告的写法?

在投融资、市场进入、政策制定三大场景里,**一份逻辑严谨的行业分析报告就是决策者的“作战地图”**。没有它,企业容易盲目扩张,资本容易踩坑,政府容易资源错配。自问:如果今天老板让你三天内交出一份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,你知道第一步该做什么吗?

中国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_行业分析报告模板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写报告前必须完成的四项“隐形工作”

1. 界定研究边界:到底研究“多大”的行业?

  • **以产业链视角切分**:上游原材料、中游制造、下游应用、配套服务。
  • **以应用场景切分**:To G、To B、To C 三大市场。
  • **以地域切分**:全国、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。
自问:如果只研究“动力电池回收”而非“新能源汽车”,数据口径会差多少?答案是市场规模相差近10倍。

2. 锁定权威数据源:别让二手信息毁了专业性

优先顺序:

  1. **国家统计局、工信部、海关总署**公开年鉴与月报。
  2. **行业协会**(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)发布的白皮书。
  3. **券商深度研报**(中金、中信、广发)中的模型假设。
  4. **第三方数据库**(Wind、Euromonitor)用于交叉验证。

三、中国行业分析报告的标准结构拆解

1. 摘要页:用200字说清“行业值不值得做”

包含四要素:**市场规模增速、政策风向、竞争格局、盈利水平**。例如:2023年中国储能新增装机15GW,同比+180%,强制配储政策全面落地,CR5市占率68%,平均毛利率28%。

2. 行业概况:回答“它到底是什么”

  • **定义与分类**:引用国标GB/T 4754-2017,避免自创术语。
  • **产业链图谱**:用三层金字塔展示“谁给谁钱”。
  • **商业模式拆解**:To B项目制、To C订阅制、To G招投标。

3. 需求侧分析:抓住“谁在用、为何用、用多少”

工具推荐:

  1. **TAM-SAM-SOM模型**测算可触达市场。
  2. **Kano问卷**区分基本型、期望型、魅力型需求。
  3. **灰度洞察**访谈终端用户,验证数据假设。
自问:光伏组件出口欧洲,需求爆发是因为碳关税还是能源危机?实地访谈发现,**70%分销商囤货动机是赌价格差,而非终端装机**。

4. 供给侧分析:看清“谁在赚、赚多少、能多久”

核心指标:

  • **产能利用率**:低于75%即警惕价格战。
  • **CR4/CR8**:判断垄断程度。
  • **成本曲线**:找到行业边际成本定价锚。

四、行业分析报告模板有哪些?三套可直接套用的框架

模板A:券商深度研报框架(适合投融资)

1. 投资要件
2. 行业复盘(2018-2023)
3. 驱动因素(政策+技术+需求)
4. 竞争格局(市占率+ROE)
5. 盈利预测与估值
6. 风险提示

模板B:咨询公司竞标PPT框架(适合政府/园区)

1. 行业吸引力评估(GE矩阵)
2. 区域对标(苏州vs合肥)
3. 招商图谱(目标企业清单)
4. 落地路径(三年行动计划)

模板C:企业内部战略框架(适合事业部)

1. 赛道选择(波士顿矩阵)
2. 资源缺口(人才/专利/渠道)
3. 里程碑(Q1验证需求,Q3试点)
4. 退出机制(止损线设定)

五、实战案例:如何用模板7天完成一份预制菜行业报告

Day1-2:数据收集

中国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_行业分析报告模板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下载2023中国预制菜产业白皮书(食材委发布)。
  • 抓取天猫、京东TOP100 SKU销量与价格。

Day3-4:框架填充

  1. 用模板A的“驱动因素”章节,拆解B端餐饮降本需求。
  2. 用模板B的“区域对标”,对比广东 vs 山东的冷链基建。

Day5-6:洞察提炼

  • 发现**“空气炸锅预制菜”增速达300%**,但供应链极度分散。
  • 测算2025年To B市场规模=To C的2.3倍,**建议优先布局餐饮渠道**。

Day7:可视化呈现

用Thinkcell画“成本结构瀑布图”,突出原材料占比62%的痛点。


六、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
误区1:把行业报告写成企业宣传册

错误示范:大篇幅介绍某公司“全球领先”。
正确做法:**用第三方数据证明其市占率仅3.2%**。

中国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_行业分析报告模板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误区2:混淆“行业规模”与“企业收入”

自问:某SAAS公司招股书称“中国HR数字化市场1000亿”,为何其营收仅5亿?
答案:**1000亿是潜在支出,5亿是实际付费转化**。

误区3:忽视政策灰犀牛

案例:2021年教培行业“双减”文件出台前,多数报告未评估政策风险。
**解决方案:建立“政策敏感度矩阵”**,按影响程度与概率打分。


七、进阶工具推荐:让报告效率提升300%

  • **DataYes萝卜投资**:一键抓取券商研报图表。
  • **Python爬虫**:自动更新国家统计局分省月度数据。
  • **ChatPDF**:上传200页外文报告,直接提问提取关键数据。
自问:这些工具会取代分析师吗?不会,**它们只是让分析师把时间花在“洞察”而非“搬砖”**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