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4年电石价格为何先跌后涨?
年初,西北主产区出厂均价跌破2800元/吨,创三年新低;进入三季度,价格却快速反弹至3450元/吨。原因有三:

- 兰炭紧缺:陕西环保督查导致兰炭炉大面积停产,电石炉原料缺口扩大;
- PVC检修潮结束:下游聚氯乙烯装置重启,需求集中释放;
- 运力瓶颈:内蒙古至华东汽运费用上涨,变相抬升到厂成本。
二、电石行业产能真的过剩吗?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3年底全国有效产能4500万吨,而表观消费量仅3850万吨,看似过剩。但细分来看:
- 低效产能:单炉规模<50kVA的装置仍有680万吨,能耗>3300kWh/t,随时面临淘汰;
- 区域错配:华东缺口400万吨,西北却富余600万吨,物流半径决定实际供需;
- 柔性负荷:配套自备电厂的电石炉可在电价>0.45元/kWh时主动减产,动态调节供给。
三、未来五年电石行业会被新能源材料替代吗?
电石的核心下游是PVC(占比72%)和BDO(占比18%)。BDO虽面临顺酐法、生物法竞争,但电石炔醛法在西北低电价区域仍具成本优势。PVC方面,乙烯法新增产能集中在沿海,对内陆电石法冲击有限。
更关键的是电石炉尾气制氢技术的突破。以新疆某企业为例,2025年投产的50万吨/年装置,副产氢气可达2.1亿Nm³/年,直接对接合成氨和精细化工,将电石从“高耗能”转向“氢源载体”。
四、电石企业如何穿越周期?
1. 纵向一体化
内蒙古某龙头自建2×350MW自备电厂,度电成本降至0.28元,较外购电低0.15元/kWh,吨电石成本优势450元。
2. 数字化改造
通过电极糊在线监测和炉气AI配风,宁夏某厂将单炉日产从285吨提升至310吨,电耗下降120kWh/t。

3. 绿色认证
欧洲PVC客户已要求提供电石碳足迹报告。采用绿电+尾气回收的企业可获得15-20美元/吨溢价。
五、投资视角:哪些环节还有红利?
环节 | 2024-2029 CAGR | 驱动因素 |
---|---|---|
密闭炉改造 | 12% | 政策强制+余热发电收益 |
电极壳自动焊接 | 18% | 人工成本上涨+精度要求 |
电石渣制水泥 | 9% | 西部基建需求+固废补贴 |
六、政策变量:碳交易如何改写成本曲线?
2025年电石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。按现行基准值计算:
- 能效标杆企业(≤3100kWh/t)可盈余0.3吨CO₂配额,按80元/吨计,相当于24元/吨收益;
- 落后产能(>strong>≤3400kWh/t)需购买0.4吨CO₂配额,增加32元/吨成本。
这一来一去,56元/吨的差距将加速行业出清。
七、用户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Q1:现在入场建电石厂晚不晚?
若选址在宁夏-内蒙古低电价区域,配套下游BDO或PVC,且采用≥60kVA密闭炉,投资回收期仍可控制在5年以内。
Q2:印度会成为中国电石的竞争对手吗?
印度电价≥0.08美元/kWh,且无兰炭资源,短期不具备大规模替代能力。其PVC需求增量仍将依赖中国电石法PVC出口。

Q3:电石炉尾气制氢经济性如何?
当氢气售价≥2.5元/Nm³时,尾气制氢IRR可达15%。若叠加CCER收益,氢气成本可再降0.3元/Nm³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