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精度地图到底是什么?
高精度地图(HD Map)是指绝对精度在10厘米以内、包含车道级几何形状、交通标志、信号灯、路面箭头、护栏、路缘等丰富语义信息的三维数字地图。与传统导航地图相比,它不仅是“看得更细”,更是为机器驾驶而非人类驾驶设计。

产业链如何分工?
上游:数据采集硬件
- 激光雷达:Velodyne、禾赛、速腾聚创,单线束成本已降至500美元以下。
- 组合惯导:NovAtel、华测导航,提供厘米级定位。
- 摄像头与毫米波:用于冗余校验,降低纯激光方案成本。
中游:图商与算法
- 四维图新、高德、百度:持甲级测绘资质,掌握原始数据。
- DeepMap、Momenta、宽凳科技:轻量级众包更新,主打“低成本+高频更新”。
下游:车厂与出行服务商
- 乘用车:蔚来、小鹏、理想全系标配高精地图,2024年渗透率预计超35%。
- Robotaxi:百度Apollo Go、小马智行在北京、深圳划定运营区域,地图更新周期天级。
市场规模有多大?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高精地图市场规模47亿元,预计2027年达112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24%。增量主要来自:
- L3及以上自动驾驶车型放量。
- 商用车干线物流场景落地。
- 城市NOA(Navigate on Autopilot)功能下沉至20万元级别车型。
政策壁垒有多高?
自然资源部规定,甲级测绘资质是采集、制作、更新高精地图的硬门槛,目前全国仅28家单位获批。外资图商必须与中方合资且中方控股,导致HERE、TomTom在华业务受限。2024年5月新修订的《测绘资质管理办法》进一步要求“原始数据不出境”,云端训练需在境内服务器完成。
技术路线之争:集中式VS众包
集中式制图
- 优势:精度高、一致性佳,适合高速、结构化道路。
- 劣势:单车采集成本高,每公里约1000元,更新频率低。
众包更新
- 优势:利用量产车前置摄像头+IMU回传数据,边际成本趋近零。
- 劣势:需解决数据一致性、隐私合规、边缘场景覆盖三大难题。
当前主流方案是“集中式建图+众包更新”:图商先完成全国高速+城市快速路底图,再通过众包实现月度甚至周度更新。
盈利模式能否跑通?
传统导航地图按License收费,单车年费20-50元;高精地图则衍生出三种收费:
- 一次性License:L2+车型约800-1200元/车,L4 Robotaxi高达3000元/车。
- 订阅更新:年费200-400元,绑定OTA服务。
- 里程计费:商用车按0.1元/公里收取,与运力平台分成。
图商与车厂的分成比例通常为3:7,但数据回传可抵扣部分费用,形成“数据换地图”的闭环。

未来五年三大变量
1. 城市NOA普及
2025年将有50+城市开放城市NOA,高精地图需覆盖城市道路+停车场,数据量膨胀10倍,推动众包更新成为刚需。
2. 轻地图方案冲击
特斯拉、华为提出“无图依赖”的BEV+Occupancy网络,但实测显示在施工路段、临时改道场景下仍需要安全冗余地图,轻地图≠无地图。
3. 数据资产化
自然资源部正在试点“测绘数据交易”,图商可将脱敏后的交通流数据售予保险、交管部门,开辟第二增长曲线。
创业公司如何突围?
面对巨头封锁,初创企业有三条路径:
- 细分场景:矿山、港口、机场等封闭区域,政策宽松、付费意愿强。
- 工具链:提供自动标注、仿真测试等SaaS服务,避开资质限制。
- 出海:东南亚、中东缺乏本土图商,中国方案可快速复制。
用户最关心的问题
Q:高精地图会泄露隐私吗?
A:图商对人脸、车牌进行模糊化处理,且原始数据加密存储。2023年工信部抽检显示,合规率已达98.7%。
Q:更新频率多久一次?
A:高速场景季度更新,城市主干道月度更新,停车场等封闭区域按需更新。
Q:没有高精地图能否自动驾驶?
A:L2+可以依赖视觉+毫米波,但L3及以上必须有高精地图作为安全兜底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