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链物流怎么收费?先看计费逻辑
很多甲方第一次询价都会问:“冷链物流怎么收费?”其实,**冷链报价不是一口价,而是按场景拆账**。常见计费维度如下:

- 按重量计费:适合冻品、肉类,单价通常2.5~4.5元/公斤,越远越贵。
- 按体积计费:雪糕、奶制品轻泡货常用,0.8~1.6元/立方分米/天。
- 按车次计费:整车配送,6.8米冷藏车起步价900~1200元,9.6米车1500~2200元。
- 按温度段计费:-25℃比-18℃贵15%~20%,因为机组功率、保温时长不同。
冷链仓储成本构成到底有哪些?
冷链仓储成本构成常被忽视,却直接影响利润。拆解后会发现,**电费、折旧、人工是三大吞金兽**。
1. 电费:占运营总成本35%~45%
为什么冷库电费这么高?
库温越低,压缩机运行时间越长;-25℃速冻库日耗电可达3.5~4.8度/立方,而-18℃冷藏库约2.2~3.0度/立方。再加上频繁开关门、化霜周期,峰谷电价差可达0.6元/度,**一年电费差距轻松上百万**。
2. 设备折旧:一次性投入,十年摊销
冷库建筑成本约2200~3000元/立方,进口比泽尔机组比国产贵30%,但故障率低。以5000立方冷库为例:
- 建筑+保温:1100万元
- 制冷系统:260万元
- 货架+叉车:180万元
按10年折旧,**每年折旧费高达154万元**,折算到每托盘每天约3.2元。
3. 人工:低温补贴+轮班制
冷库工需穿防寒服,连续作业不超过2小时,**人力成本比普通仓高25%**。以华东二线城市为例:

- 叉车工:6500元/月+低温补贴800元
- 仓管员:5800元/月+绩效500元
- 三班倒需额外增加30%人力储备
如何降低冷链仓储成本?
问:有没有办法把电费打下来?
答:峰谷蓄冷+变频改造。夜间谷电时段预冷,白天只维持温度,实测可省电费18%。
问:折旧费能省吗?
答:共享仓+轻资产运营。把自建改成租赁,按托盘位计费,旺季加租、淡季退租,**折旧风险转嫁给园区方**。
问:人工还能再砍?
答:自动化立库+AGV。虽然初期投入高,但可减少60%低技能岗位,**三年回本**。
冷链物流报价单模板(可直接套用)
| 项目 | 计费单位 | 单价(元) | 备注 | 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冷藏仓储费 | 托盘/天 | 3.5 | -18℃,90天起租 | | 速冻处理费 | 吨 | 280 | -35℃,中心温度≤-15℃ | | 市内配送费 | 车次 | 950 | 6.8米车,30公里内 | | 装卸费 | 吨 | 45 | 含进出库各一次 |
甲方常踩的3个坑
- 只看单价不看附加费:有的仓报2.8元/托盘/天,结果收15元/托盘的进出库操作费。
- 忽略温度波动罚款:合同写±2℃,实际±5℃也照收,**每月被扣款上万**。
- 淡旺季仓位锁死:签全年固定仓位,淡季空置50%,**隐性成本翻倍**。
行业趋势:成本正在往哪里转移?
2024年开始,**碳排放交易**进入冷链领域。一台柴油冷藏车年排放约28吨CO₂,按80元/吨计算,**单车每年新增2240元成本**。新能源冷机补贴虽高,但续航焦虑仍在,**未来三年将是油电混合过渡期**。
此外,**产地预冷缺口**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。在云南鲜花基地,地头预冷库不足20%,**每延迟1小时预冷,鲜花货损增加3%**。这部分成本最终会通过供应链层层转嫁,**终端零售价上涨5%~8%**。

给中小企业的三点建议
- 先租后建:用第三方冷链测试市场,跑通SKU和周转率再考虑自建。
- 签弹性合同:约定淡旺季仓位浮动±30%,避免空仓浪费。
- 监控温度IoT:装无线温度记录仪,数据实时上传云端,**减少纠纷理赔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