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采掘业未来五年前景如何?
全球能源结构转型、地缘政治博弈与绿色金融政策叠加,让采掘业站在十字路口。未来五年,行业将呈现“总量收缩、结构升级、区域分化”三大特征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需求端:传统化石能源仍有韧性,新能源矿产需求爆发
- 石油:2028年全球需求峰值,但航空、化工领域仍维持年均1.2%增长。
- 天然气:亚洲替代煤炭红利期,LNG贸易量年复合增速4.5%。
- 铜、锂、镍:电动车渗透率突破40%,带动矿产需求三年翻番。
2. 供给端:资本开支谨慎,地缘溢价长期化
过去十年全球采掘业CAPEX下滑42%,导致“资源民族主义+供应链重构”成为新常态:
- 印尼、智利等资源国提高特许权使用费至10%-15%
- 欧美“友岸外包”推动非洲、拉美项目溢价20%-30%
- 中国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锁定50%以上铜钴权益储量
3. 政策端:碳关税重塑成本曲线
欧盟CBAM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,高碳排放的焦煤、铝土矿出口成本增加65-120美元/吨,倒逼企业投资碳捕集技术。
二、采掘业投资回报率怎么算?
不同于互联网轻资产模式,采掘项目“重投入、长周期、高波动”,需构建三维评估框架:
1. 现金流模型:从IRR到NPV的实战修正
标准IRR公式未考虑资源国的政策突变,建议采用“情景概率加权NPV”:
修正NPV = Σ(情景现金流×概率)/(1+折现率)^t - 初始投资 其中:政治风险溢价=主权CDS利差×项目β系数
某智利铜矿案例显示,加入15%国有化概率后,NPV从12.8亿美元降至7.3亿美元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. 实物期权价值:矿权“看涨期权”定价
采用Black-Scholes变体模型:
- 标的资产现价:矿产品15个月期货均价
- 执行价格:矿山维持成本(含环保支出)
- 波动率:标的金属三年历史波动率×1.5倍
紫金矿业收购西藏朱诺铜矿时,通过实物期权测算发现矿权隐含价值比账面值高2.4倍。
3. ESG溢价:碳成本内部化
将碳排放成本纳入DCF模型:
- 范围1&2排放:按欧盟碳期货价格折现
- 范围3排放:采用“碳强度×客户碳价传导率”估算
- 绿色融资优惠: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(SLL)的利率优惠转化为现金流增益
必和必拓旗下Cerrejón煤矿经ESG调整后,IRR下降3.8个百分点,但获得绿色债券融资成本降低150bp。
三、投资者最关心的五个实操问题
Q1:如何预判资源国的政策风险?
建立“三维预警矩阵”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政治维度:选举周期、执政党资源政策纲领
- 经济维度:资源收入占财政比重(>30%为高风险)
- 社会维度:当地社区抗议事件频次(>5次/年需重新评估)
Q2:小金属价格波动大,如何对冲?
采用“期货+贸易流”双保险:
- 在上期所买入碳酸锂期货锁定80%产量售价
- 与正极材料厂签订3-5年长单,约定价格调整系数(LME钴价±20%触发)
Q3:绿地项目与棕地项目怎么选?
对比维度:
指标 | 绿地项目 | 棕地项目 |
---|---|---|
IRR | 18%-25% | 12%-16% |
投产周期 | 5-7年 | 2-3年 |
资本密度 | $15000/吨铜 | $8000/吨铜 |
政策风险 | 高(需新采矿权) | 低(已有许可证) |
当前铜价9000美元/吨环境下,棕地扩建项目NPV对价格下跌的敏感性低40%。
Q4:如何评估技术颠覆风险?
建立“技术替代临界价格”模型:
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,当碳酸锂价格>25万元/吨时,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将超15%。投资者需计算:
临界价格 = (新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 - 现有技术成本) / 金属单耗量
Q5:ESG评级低的矿山能否投资?
采用“整改投资回报率”评估:
- 尾矿库改造投入:2000万美元
- 避免罚款:每年节省1500万美元
- 提升估值:ESG评级从CCC升至B后,EV/EBITDA倍数扩大2倍
某铁矿项目整改后,企业价值增加8.7亿美元,投资回报周期仅14个月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