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递行业现状如何?
先看一组最新数据:国家邮政局公布,202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320亿件,同比增长19.4%,收入完成1.2万亿元,增速却仅10.5%。**件量高增长、收入低增长**的剪刀差继续扩大,直观说明“增量不增收”成为常态。

一、件量结构:电商件仍是绝对主力
- 电商件占比**超过80%**,其中拼多多贡献增量最大,抖音电商紧随其后。
- 个人寄件、商务件占比不足15%,且被顺丰、京东直营体系牢牢占据。
二、区域分布:下沉市场成新战场
三线及以下城市业务量增速**高于25%**,远高于一二线城市的12%。**乡镇网点密度**从2020年的每万人0.8个提升到2023年的每万人1.4个,中通、韵达在县域市场的资本开支同比增加35%。
三、成本端:燃油、人工、场地“三座大山”
2023年柴油均价同比上涨13%,快递员平均月薪上涨至7200元,核心城市分拨中心租金上涨18%。**单票干线运输成本**上涨0.09元,看似微小,但对日均千万票级别的网络而言,全年就是3亿元以上的新增支出。
快递价格战还能打多久?
直接回答:价格战已进入**“尾声阶段”**,但局部战役仍将持续12-18个月。
一、为什么价格战打不动了?
- 加盟商利润见底:通达系末端加盟商平均毛利率从2019年的18%下滑到2023年的6%,部分区域出现亏损。
- 监管红线:2021年《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》首次明确“不得低于成本价竞争”,随后广东、四川等地跟进。
- 资本态度转变:二级市场不再为规模买单,2023年通达系PE均值跌至12倍,融资窗口关闭。
二、哪些玩家还在硬撑?
极兔:依靠跨境电商补贴,国内件仍保持**低于成本0.15元/票**的报价,但东南亚利润反哺能力减弱。
丰网:顺丰内部已将其定位为“填仓产品”,不计盈利,但日均件量仅800万票,边际效应递减。

三、价格战结束的信号枪
- 单票收入环比回升:2024年Q1通达系平均单票收入环比回升0.08元,结束连续11个季度下滑。
- 资本开支收缩:2024年行业资本开支预算同比下降15%,为近五年首次负增长。
- 差异化产品分层:中通推出“尊享件”、韵达上线“智橙网”,**时效件溢价30%以上**。
未来竞争靠什么?
一、供应链深度绑定
菜鸟与申通共建的**“预售极速达”**将仓配链路压缩至6小时,抖音电商与韵达试点“产地仓直发”,**库存周转天数下降40%**。
二、绿色物流的硬约束
2025年可循环快递箱需达到1000万个,京东已投入35亿元研发“青流箱”,**单个循环箱成本降至1.8元/次**,低于传统纸箱的2.3元。
三、无人技术临界点
中通在浙江义乌试点**无人车+自动分拣**组合,单票分拣成本降至0.18元,较人工模式下降52%。但法规限制使全国推广仍需2-3年。
中小网点如何自救?
问:日均票量不足2000的网点还有活路吗?
答:必须转型**“社区共配+本地生活”**。

- 整合五家品牌共用同一分拨场地,**场地租金下降60%**。
- 叠加社区团购、洗衣代收业务,**单票附加收入提升0.5元**。
- 使用“驿站管家”系统,**人效从每天800票提升到1500票**。
投资者该关注哪些指标?
- 单票EBITDA**:中通2023年为0.31元,韵达0.22元,差距决定估值溢价。
- 自由现金流**:圆通2023年首次转正,意味着价格战弹药耗尽。
- 加盟商保证金变动**:申通2023年下降12%,暗示网络稳定性风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