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4年钢铁价格走势预测:先抑后扬还是持续下行?
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“2024年钢价到底怎么走”。综合多家券商与钢协报告,**大概率呈现“一季度探底、二季度企稳、三季度反弹”的节奏**。核心逻辑有三点:

- **需求端**:基建托底、制造业回暖,但地产用钢仍下滑,全年粗钢表观消费或微降。
- **供给端**:粗钢产量调控政策继续,若严格执行,全年产量或再降。
- **成本端**:铁矿石港口库存高位,焦炭产能过剩,成本支撑减弱。
二、钢铁行业现状如何:供需、利润、库存三维透视
1. 供需:谁在买?谁在卖?
**谁在买?**
- 基建:2024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超万亿,高铁、城市管廊项目集中开工,螺纹钢需求占比有望回升至28%。
- 汽车:新能源车产量增速保持30%以上,高强钢订单持续放量。
- 家电:出口回暖叠加“以旧换新”,冷轧板需求同比增5%。
**谁在卖?**
- 前十大钢企产量集中度已突破42%,宝武、鞍钢议价能力增强。
- 中小钢厂因环保、资金压力被迫减产或退出,行业出清加速。
2. 利润:吨钢毛利还能回到500元吗?
2023年行业平均吨钢毛利仅80元,创十年新低。2024年能否翻身?
- **乐观情景**:若严格执行限产+铁矿均价跌破100美元,吨钢毛利有望修复至300元。
- **悲观情景**:需求不及预期+原料坚挺,毛利或继续徘徊在100元附近。
3. 库存:社库与厂库剪刀差释放什么信号?
截至2024年2月底,五大品种社会库存同比增加12%,但钢厂库存下降8%。
**这说明什么?**
- 贸易商冬储谨慎,钢厂自储比例下降。
- 一旦春季需求启动,**低厂库+高社库的组合极易引发快速去库行情**,钢价弹性增大。
三、政策变量:碳减排与产能置换的“双刃剑”
**碳减排**:
- 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15%,2024年或纳入全国碳市场,**短流程电炉钢占比每提升1%,可减少碳排放约1500万吨**。
- 政策倒逼长流程钢厂增加废钢用量,废钢价格中枢或上移。

**产能置换**:
- 新版《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拟提高置换比例,**1.5:1的减量置换将直接压缩800万吨年产能**。
- 重点区域(京津冀、长三角)新建高炉必须配套CCUS设施,投资门槛提高。
四、区域市场:南北价差为何持续倒挂?
2023年广州-沈阳螺纹钢价差一度达380元/吨,创历史新高。
**原因拆解**:
- **北材南下受阻**:东北港口运力紧张,铁路运费上涨30%。
- **需求错配**:华南基建项目密集开工,华东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。
- **政策差异**:河北采暖季限产严于广东,区域供给弹性不同。
五、出口窗口:东南亚能否消化中国过剩产能?
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9120万吨,同比增35%,但2024年面临三重挑战:
- **反倾销**:越南、土耳其已对中国热卷发起新一轮调查。
- **成本劣势**:印尼德信等海外新投产能现金成本低于中国内陆钢厂。
- **汇率波动**: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至6.8,出口利润将压缩50美元/吨。
六、产业链机会:哪些细分赛道值得提前布局?
**1. 氢冶金**:
- 宝武百万吨级氢基竖炉2024年投产,吨钢碳排放可降至0.5吨,**绿色溢价或达200元/吨**。
**2. 汽车用铝硅镀层钢**:
- 新能源车电池包对防腐要求提升,镀层钢需求年增速超40%,目前仅宝钢、首钢具备量产能力。

**3. 再生钢铁原料期货**:
- 大商所拟推出废钢期货,**可锁定电炉钢远期利润**,贸易商套利空间打开。
七、企业应对:现金流与库存管理的“生死线”
**现金流**:
- 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升至45天,**超过60天的钢厂面临银行抽贷风险**。
- 头部企业开始试点“钢材白条”融资,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数字债权凭证。
**库存管理**:
- 引入AI需求预测模型,沙钢试点后库存周转天数下降12天。
- 与下游签订“保价协议”,以期货点价方式转移价格波动风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