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医药行业必须重视五力模型?
在专利悬崖、带量采购、医保谈判的多重夹击下,**“活下去”**比“高增长”更现实。五力模型把复杂的行业博弈拆成五个可量化的维度,帮助药企判断:

- 现有对手会不会发动价格战?
- 跨界玩家会不会用互联网打法颠覆渠道?
- 原料药涨价会不会吃掉利润?
二、现有竞争者:谁在抢同一块蛋糕?
1. 同质化产品的“红海”有多深?
以PD-1为例,国产已上市品种超过10个,**临床适应症重叠度高达80%**。结果是:2023年医保谈判后,年治疗费用从30万直接砍到5万以下。
2. 如何判断竞争烈度?
用两个指标快速扫描:
- CR4(前四名市占率):低于40%说明极度分散,价格战随时爆发。
- 销售费用率:超过50%意味着“带金销售”仍是主要武器,合规风险高。
三、潜在进入者:门口的野蛮人是谁?
1. 互联网巨头为何盯上处方药?
阿里健康、京东健康手握亿级流量,**履约成本仅为线下药房的1/3**。一旦电子处方全面放开,传统连锁的护城河会被瞬间击穿。
2. 政策门槛真的高不可攀吗?
MAH(上市许可持有人)制度让研发机构无需自建产线,**轻资产模式把入场资金从10亿级降到1亿级**。2022年新增的Biotech公司中,73%采用外包生产。
四、替代品威胁:疗效之外,患者还在意什么?
1. 中成药如何抢走化药市场?
在糖尿病领域,**津力达颗粒通过“改善胰岛素抵抗”的差异化定位**,2023年销售额逆势增长42%,而二甲双胍仿制药增速仅7%。

2. 数字疗法的降维打击
诺和诺德与Livongo合作的糖尿病管理平台,**把患者依从性从60%提升到89%**,直接减少了胰岛素用量,这对传统药企是釜底抽薪。
五、供应商议价能力:原料药涨价有多狠?
1. 为什么印度一咳嗽,全球药企都感冒?
全球70%的API产能集中在亚洲,**沙坦类原料药价格曾在三个月内暴涨300%**。华海药业因缬沙坦杂质事件停产,直接导致欧美制剂厂断供。
2. 如何评估供应链脆弱性?
用“供应商集中度×替代难度”矩阵:
- 高集中度+高替代难度(如肝素粗品):必须签长期协议锁价。
- 低集中度+低替代难度(如淀粉辅料):可季度招标压价。
六、客户议价能力:医保、医院、患者,谁最强势?
1. 医保局的“灵魂砍价”逻辑
2023年CAR-T疗法谈判中,**复星凯特从120万降到99.9万仍被否决**,因为医保局测算的基金承受上限是80万。关键变量是“患者人数×年均费用×医保报销比例”。
2. 县域市场的隐秘规则
在县域公立医院,**“药占比”考核让医生更倾向开30元以下的中成药**。外企原研药即便中标,也可能因“非基药”身份被系统拦截。
七、实战工具:如何用五力模型制定竞争策略?
步骤1:绘制竞争热力图
对每个治疗领域按五力强弱打分(1-5分),**红色区域(总分≥20)**如抗生素制剂,直接放弃或转型CDMO。
步骤2:设计“不对称战场”
恒瑞把PD-1与阿帕替尼联用,**避开K药在单药适应症的优势**,在肝癌领域拿下40%市场份额。
步骤3:动态监测指标
建立季度预警系统:
- 新申报ANDA数量:突然增加预示价格战临近。
- 原料药海关进口价:连续两月上涨10%触发供应链审计。
八、未来三年,五力将如何演变?
带量采购常态化后,**“现有竞争者”权重将从30%降到20%**,而“替代品威胁”因AI药物发现可能从15%飙升至25%。药企的研发投入结构必须随之调整:**30%预算用于数字疗法+真实世界研究**,否则将在下一轮洗牌中出局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