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电视剧行业现状_为什么古装剧突然爆发

新网编辑 24 0

一、2013年电视剧整体市场容量有多大?

根据广电总局公开数据,2013年全国共生产并获准发行的电视剧441部、15783集,比2012年微增。全年首轮上星播出的新剧约180部,其中黄金档占72%。卫视晚间剧场广告收入首次突破220亿元,同比增幅18.7%,证明电视端仍是品牌主最舍得砸钱的地方。

2013年电视剧行业现状_为什么古装剧突然爆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为什么古装剧在2013年突然爆发?

很多人以为古装潮是《甄嬛传》的余热,其实更深层原因有三点:

  • 政策窗口期:2012年底“限娱令”升级,娱乐节目时段被压缩,古装长剧成为卫视填补晚间档最安全的内容。
  • 广告金主偏好:古装大剧容易做植入,珠宝、化妆品、电商节日营销都能无缝插入,CPM单价普遍比现代剧高20%—30%
  • 海外预售红利:韩国、东南亚市场对中国古装剧需求激增,一部中等成本的古装剧仅靠海外版权就能收回40%制作费。

三、哪些古装剧在2013年真正赚到了钱?

用“播出平台+广告+版权”三项指标衡量,以下三部剧成为年度现金牛:

  1. 《兰陵王》:投资1.2亿,首轮四家卫视联播,广告招商破5亿,加上海外与游戏授权,净利润率超45%
  2. 《陆贞传奇》:成本仅8000万,却靠“女性职场+古装”差异化定位,网络独播版权卖出单集500万天价。
  3. 《新洛神》:口碑两极,但凭借“神剪辑”话题在微博拿下32亿阅读量,二轮地面频道卖出三轮价格。

四、现代剧真的被打压了吗?

并不是。2013年现代剧只是换了个战场:

卫视晚间档:都市情感剧《辣妈正传》《小爸爸》收视率稳居前三,证明家庭观众基本盘仍在。

周播剧场:湖南卫视试水《胜女的代价2》,用“边拍边播”模式把现代偶像剧成本压缩25%,广告却按季打包卖出溢价。

2013年电视剧行业现状_为什么古装剧突然爆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视频网站:腾讯视频独播《咱们结婚吧》点击量破40亿,首次让现代剧的网络版权费追平古装。


五、资本如何改变了电视剧制作流程?

2013年被称为“影视基金元年”,热钱涌入带来三大变化:

  • 前置广告:制作方在剧本阶段就与品牌签植入合同,广告收入占比从过去的10%提升到30%
  • 保底发行:华策、克顿等发行公司给制作方70%成本保底,换取全球版权,降低回款风险。
  • 数据选角:首次引入微博、百度指数作为选角依据,李易峰、赵丽颖等流量演员片酬一年内翻3倍

六、电视台与视频网站首次正面冲突

2013年6月,爱奇艺以单集200万拿下《龙门镖局》独家网络版权,比电视台首轮还高。卫视联盟随后联合抵制,要求“先台后网”。这场博弈结果如何?

答案:年底广电总局出面协调,规定“先台后网”间隔不得少于24小时,视频网站被迫接受。但暗战升级,优酷开始用“会员抢先看”模式绕开监管,为后来的付费点播埋下伏笔。


七、2013年的失败案例给行业留下什么教训?

并非所有古装剧都赚钱,两部高成本剧血亏:

2013年电视剧行业现状_为什么古装剧突然爆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《楚汉传奇》:投资2.4亿,收视未破1,原因是“男性历史题材”与“女性观众主导黄金档”错位,广告招商仅完成60%

《隋唐演义》:单集成本高达280万,却因特效粗糙被吐槽“页游质感”,网络版权卖价不足成本一半。

教训:古装≠万能,**题材与受众匹配度**才是盈利关键。


八、2013年电视剧行业关键词:IP、周播、大数据

这三个词在当年还只是概念,却决定了此后十年的走向:

  • IP改编元年:《最美的时光》《花非花雾非雾》改编自网络小说,版权费从几十万飙升至500万
  • 周播剧试水:湖南卫视《追鱼传奇》用周播模式把古装剧剪成36集,单集广告时长增加50%
  • 大数据选剧:优酷用搜索热度预测《兰陵王》潜力,提前锁定网络独播,播放量最终超20亿

九、2013年的行业变化对今天有什么启示?

回看2013,会发现所有后来爆发的趋势——付费点播、IP泡沫、流量明星天价片酬——都在这一年埋下种子。制作方如果当年就重视**受众细分**和**成本控制**,或许能避开2016年后的“限古令”与“限薪令”双重打击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