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啤酒销量会回暖吗?大概率会温和回升,但结构性分化明显。本文用数据拆解需求、渠道、品牌三大变量,帮你判断今年到底该不该加码啤酒生意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需求端:谁在买啤酒?
1. 消费人群画像变了没?
没变的是25-40岁男性仍是主力,变了的是女性与Z世代占比从12%升至21%。她们更关注低卡、果味、无醇,带动“轻饮”子品类年复合增长18%。
2. 消费场景如何迁移?
- 餐饮复苏:堂食恢复至2019年87%,拉动现饮渠道销量+9%。
- 宅家微醺:电商+O2O占零售总量34%,罐装、小规格更吃香。
- 户外露营:大容量分享装销量同比+42%,成为夏季增量黑马。
供给端:品牌如何卡位?
1. 高端化还能继续吗?
可以,但“价格带”正在分层:
- 超高端(≥15元/500ml):精酿、进口拉格,毛利55%+,年增速25%。
- 次高端(8-14元):国产纯生、果味,靠大单品走量,增速放缓至10%。
- 主流价格带(3-7元):销量下滑-4%,但仍是现金流基本盘。
2. 区域品牌还有机会突围吗?
有,但必须抓住“本地心智+特色原料”。例如:
- 山东某厂用泰山7天原浆,主打“鲜”概念,省内份额从6%冲到14%。
- 云南小厂以玫瑰花瓣艾尔切入女性市场,线上复购率38%,远超行业均值。
渠道端:线上线下谁更赚钱?
1. 传统经销商还值得深耕吗?
值得,但合作模式要升级:
- 从“压货”转向“共建冷链”,降低5%损耗。
- 用数字化工具给终端实时补货,周转天数从21天降到13天。
2. 电商是不是价格战重灾区?
以前是,现在平台开始推“品牌日+会员制”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天猫超级品牌日:单场精酿套装卖出20万套,客单价180元。
- 京东PLUS:啤酒品类会员渗透率28%,复购频次提升1.7倍。
成本与利润:2024年毛利怎么走?
1. 大麦价格回落了吗?
2023年进口大麦均价同比-18%,但铝罐成本仍高,抵消部分利好。头部企业通过:
- 提前锁价:锁定全年60%用量,节省成本约1.2亿元。
- 轻量化包装:330ml罐减重至9.8g,单罐节约0.05元。
2. 中小厂如何活下去?
两条路:
- 做代工:为精酿品牌贴牌,毛利率虽降至18%,但产能利用率拉到85%。
- 做特色:小批次桶装生啤直供酒吧,溢价可达出厂价3倍。
政策与风险:哪些变量最致命?
1. 酒驾查处更严会怎样?
历史数据显示,查处力度每提升10%,现饮渠道销量下滑2-3%。但无醇啤酒填补缺口,2023年销量+55%。
2. 环保税加码影响多大?
每吨废水处理成本增加4-6元,大厂可内部消化,小厂可能被迫关停10%产能,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。
投资与创业:现在入场晚不晚?
1. 开精酿酒馆还能赚钱吗?
选址模型决定生死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:月租5万+,需日销300杯才能盈亏平衡。
- 二三线城市社区店:月租8千,日销80杯即可盈利,回本周期12个月。
2. 做啤酒电商代运营有空间吗?
有,但必须绑定品牌做深度分销。某代运营公司案例:
- 帮区域品牌入驻抖音电商,3个月GMV破千万。
- 通过达人短视频+直播,将单品打爆,ROI稳定在1:4。
未来三年:最值得关注的三大信号
信号一:健康化——无醇、低糖、益生菌啤酒将占零售总额10%。
信号二:场景化——露营、电竞、Livehouse联名款成为标配。
信号三:本土化——茶味、花椒、陈皮等中式原料进入主流SKU。
看懂这些,再决定是加仓、观望还是转型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