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线电视行业到底怎么了?
过去十年,**“有线电视用户流失”**几乎成了行业关键词。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《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》,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已从2015年的2.39亿户降至2023年的1.83亿户,年均降幅约3.4%。与此同时,IPTV与OTT的合计用户数突破4亿户,**“替代效应”**愈发明显。

但数字下滑只是表象,真正让运营商焦虑的是**“ARPU值同步下降”**。2023年有线电视ARPU值仅28.4元/月,而同期中国移动魔百和ARPU值已达42.7元/月。用户不仅走了,还带走了利润。
---为什么年轻人不再续费有线电视?
答案藏在三个细节里:
- 内容错位:有线电视黄金时段仍以电视剧、新闻为主,而Z世代日均刷短视频时长已达128分钟;
- 交互落后:回看、点播需层层菜单操作,而OTT的AI推荐已做到“开机即播”;
- 价格敏感:一线城市有线电视年费普遍在300-400元,而爱奇艺+腾讯视频联合会员年费仅198元。
更致命的是**“第二屏抢占”**。当00后把iPad当电视用,有线电视的“客厅霸权”自然瓦解。
---有线电视运营商的自救路径
1. 从“卖频道”到“卖场景”
广东广电网络2023年推出的“U点家庭服务器”值得研究:它将机顶盒升级为家庭IoT中枢,用户可通过电视操控灯光、空调,甚至查看门外摄像头。**“硬件免费+服务付费”**模式下,ARPU值提升至55元/月。
2. 深耕本地化内容
江苏有线打造的“荔枝云”平台,聚合了全省13个地级市的政务、教育、医疗等资源。例如南京用户可直接在电视端预约挂号,**“刚需场景”**让老年用户留存率提高22%。

3. 捆绑5G套餐反击
中国广电的192号段放号后,推出“电视+5G+宽带”融合套餐:每月99元含40GB流量、500M宽带及有线电视VIP。**“反向捆绑”**策略使其半年内新增用户突破800万。
---有线电视未来五年会消失吗?
不会,但会**“换皮重生”**。参考欧美经验,Comcast的有线电视业务虽持续萎缩,却通过Xfinity转型为综合通信服务商。国内路径可能分三步:
- 2024-2025:完成全国IP化改造,淘汰传统DVB-C传输;
- 2026-2027:与地方融媒体中心深度整合,成为“县级融媒体”技术总包;
- 2028年后:转型为“数字公共服务运营商”,承担应急广播、乡村教育等职能。
投资者该如何布局?
二级市场需盯紧两个指标:
- 政企收入占比:超过30%的运营商(如华数传媒)更具抗风险能力;
- 现金流稳定性:中国广电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1%,主要来自5G基站共建共享节省的资本开支。
一级市场机会在**“边缘计算+广电”**。歌华有线与北京边缘计算联盟合作的“8K+VR”试点,单用户月流量消耗达300GB,未来可能催生新的分成模式。
---普通用户要不要现在退订?
分场景决策:

- 家有老人:保留基础套餐(约15元/月),配合语音遥控器降低学习成本;
- 租房人群:直接转向OTT,利用手机会员权益投屏更灵活;
- 体育迷:关注央视4K频道是否独占重大赛事,如2026年世界杯转播权归属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起全国将逐步关停SD频道,**“高清升级”**可能带来隐性涨价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