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冷饮店怎么吸引顾客?先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
问题一:我的目标人群到底在哪些场景出现?
答案:写字楼午休、地铁口通勤、亲子乐园、夜跑人群。
把门店半径三公里内的所有人流热力图拉出来,用高德或美团商户后台就能免费看。你会发现周一到周五中午12:00-13:30的写字楼订单占全天40%,而周末下午15:00-17:00亲子客群占60%。场景不同,产品组合立刻调整。

问题二:他们为什么选我而不是隔壁?
答案:不是因为便宜,而是因为“第一口记忆点”。
把最爆的单品做成“三秒入口”规格:小杯、冰沙细、吸管粗。顾客一口下去冰爽直达喉咙,拍照发小红书自带滤镜。测试数据显示,小杯体验装让复购率提升27%。
问题三:我如何把一次购买变七次?
答案:用“温度分层”会员制。
- 0℃会员:买五赠一,适合高频白领;
- -5℃会员:每月限定口味提前24小时抢,适合发烧友;
- -10℃会员:生日月送隐藏菜单,适合亲子家庭。
微信小程序一键开卡,平均客单价从18元拉到34元。
冷饮店淡季如何提升销量?先拆掉“淡季”思维
1. 把“冷”做成“暖”——热饮+甜品双菜单
谁说冷饮店只能卖冰?11月-次年3月把30%冰柜换成保温柜,上线芋泥热奶昔、姜汁撞奶冰淇淋。上海某连锁测试后,冬季营业额反比夏季高15%。
2. 把“店”做成“仓”——外卖+企业团餐
淡季人流少,但公司下午茶需求暴增。
- 周一三五推“10杯起送”套餐,搭配会议场景;
- 用美团团购做“周三冰淇淋日”,企业HR一次采购200份。
外卖占比从25%冲到58%,房租不变,坪效翻倍。
3. 把“卖产品”做成“卖体验”——跨界联名
和健身房做“跑后补给站”,买私教课送低卡冰淇淋;
和剧本杀店做“凶手最爱口味”,玩家凭票根第二杯半价。
跨界带来的新客占比高达42%,而且自带社媒话题。

实操清单:今天就能落地的五件事
- 改门头:把“冷饮”换成“冰·饮·甜品实验室”,弱化季节感。
- 换灯箱:晚上10点后打“加班补给站”字幕,捕获夜归人。
- 设“暗号”:每天13:14对店员说“今日份快乐”,立减3元,制造传播梗。
- 做“盲盒”:每周三上线隐藏口味,不提前预告,抖音话题播放量破百万。
- 开“云店”:抖音团购上架“99元10杯次卡”,核销期90天,锁住淡季现金流。
数据说话:三个月真实案例
成都一家25㎡小店,按以上方法执行:
- 6-8月日均客流380人,客单价22元;
- 9-11月日均客流降至140人,但上线热饮后客单价升至31元;
- 12-2月外卖团餐占比55%,冬季总营收只比夏季低8%。
老板原话:“以前冬天关店两个月,现在全年无休,员工还能拿年终奖。”
最后自问自答:到底什么叫“淡季”?
淡季不是需求消失,而是需求换了时间、场景和表达方式。
把冷饮店当成“低温味觉解决方案提供商”,夏天卖冰爽,冬天卖温暖,春天卖颜值,秋天卖治愈。
当你不再用温度定义自己,四季都是旺季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