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宿业如何提升入住率?民宿淡季怎么引流?答案:把“价格+体验+流量”三件事做到极致,并用数据持续迭代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先算账:入住率到底卡在哪?
很多老板把入住率低归咎于“没客人”,其实问题往往藏在三个盲区:
- 价格盲区:OTA后台显示“已售完”却仍有空房,原因多半是价格梯度设置不合理,高阶房型长期锁死。
- 流量盲区:只盯着携程、美团,却忽略抖音、小红书的长尾流量,导致淡季搜索量骤降。
- 体验盲区:客人到店后才发现“图片仅供参考”,差评一出,算法直接降权。
二、价格策略:动态定价不是“打折”而是“分层”
自问:同一间房,为什么隔壁卖得出,我却卖不出?
自答:隔壁用了三层价格锚点。
- 锚点价:提前天日历房,锁定商务客;
- 动态价:根据搜索热度实时上浮或下调;
- 尾货价:当天房态>5间时,自动触发闪促,吸引本地周边游。
工具推荐:用RateManager抓取竞对数据,每晚自动推送调价建议,平均可提升7%~12%的入住率。
三、流量矩阵:淡季不是没需求,而是需求分散
1. 抖音同城:把“住宿”变“打卡”
操作步骤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拍一条15秒“开窗即雪山”的竖屏视频,挂“民宿定位+团购券”;
- 评论区置顶“限时第二晚半价”,用本地达人投DOU+,单条视频可带来20~40单。
2. 小红书:关键词埋点+场景种草
自问:小红书搜“杭州民宿”有万篇笔记,我怎样挤进前三屏?
自答:用“场景+痛点”组合词。
示例:
- 场景词:西湖露台浴缸/西溪湿地独栋
- 痛点词:情侣拍照/宠物友好/亲子滑梯
把以上词埋进标题、正文、标签,7天即可冲进相关搜索TOP。
3. 私域:把OTA客人变成微信好友
方法:退房时送一张“手写明信片”,扫码加微信返10元红包,朋友圈每周发“限时尾房”,复购率能拉到18%以上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四、体验升级:差评是算法最敏感的神经
自问:硬件改不了,怎样用“软体验”拉回分?
自答:做“超预期三件套”。
- 嗅觉:定制白茶香氛,让客人一进门就拍照;
- 味觉:晚安甜品换成“本地网红酸奶”,成本3元,好评率提升30%;
- 听觉:蓝牙音箱预设“雨天白噪音”歌单,助眠关键词直接写进点评。
五、数据复盘:用一张表找到“隐形流失”
模板:把过去30天的订单拆成四个维度,做交叉分析。
| 渠道 | 平均提前预订天数 | 取消率 | 实际入住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携程 | 5.2天 | 12% | 68% |
| 美团 | 3.1天 | 18% | 55% |
| 抖音团购 | 1.3天 | 8% | 74% |
结论:抖音团购虽然客单价低,但取消率最低、入住率最高,淡季可加大投放。
六、实战案例:莫干山一家民宿的淡季逆袭
背景:冬季工作日入住率跌至20%。
动作:
- 把山景房改造成“围炉煮茶”主题,定价399元含双人下午茶;
- 抖音达人拍“下雪天烤柿子”视频,投500元DOU+,播放破万;
- 小红书笔记标题:“江浙沪周边|下雪天住进水墨画”,收藏破3000;
- 私域群发“周三女士半价”,50个老客带来22个新客。
结果:两周内工作日入住率从20%拉到71%,平均房价反涨15%。
七、常见误区快问快答
Q:降价就一定能满房吗?
A:错。降价会拉低人群质量,差评反而增加。正确做法是降价+增值,例如“住两晚送温泉票”,既保价又提体验。
Q:OTA活动报得越多越好?
A:不是。每个活动都有“历史最低价”记录,乱报活动会锁死未来涨价空间。建议只报“早订优惠”和“连住特惠”两类。
Q:淡季做线下地推有用吗?
A:效果有限。本地客对价格极度敏感,且复购周期长达半年。不如把预算投到“本地生活直播”,一小时可触达上千同城用户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