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白酒行业市场结构到底是怎样的?
白酒行业看似庞大,实则分层明显。按照销售额与品牌溢价,可划分为超高端、次高端、中高端、大众端四大层级,每一层都有截然不同的进入门槛与竞争逻辑。

1.1 超高端:茅台、五粮液双寡头垄断
• 市场份额:CR2超过70%,茅台一家独占55%以上
• 价格带:终端价1500元/瓶以上
• 壁垒:品牌历史、金融属性、渠道配额制
1.2 次高端:300-800元价格带混战
• 玩家:泸州老窖特曲60版、剑南春、洋河梦之蓝M3、郎酒红花郎
• 竞争焦点:宴席场景、团购资源、渠道利润
• 增速:近三年复合增长25%,高于行业平均
1.3 中高端:区域龙头割据
• 代表:古井贡年份原浆、今世缘国缘、口子窖10年
• 特征:省内市占率30%-50%,省外扩张缓慢
• 风险:消费升级后,消费者直接跳级到次高端
1.4 大众端:光瓶酒与地产酒贴身肉搏
• 价格:15-60元/瓶
• 代表:牛栏山陈酿、红星蓝瓶、老村长
• 趋势:规模萎缩,但高线光瓶(50-80元)逆势增长
二、白酒品牌竞争格局如何演变?
过去十年,行业经历了量价齐升→深度调整→结构升级三阶段,未来五年将呈现以下新动向。

2.1 马太效应:头部品牌份额继续集中
• 2023年上市酒企营收CR5已达42%,预计2028年突破55%
• 中小酒厂被迫转型原酒供应商或特色酒庄
2.2 香型战争:酱香抢位、清香回潮
• 酱香:从茅台镇走向全国,习酒、珍酒、金沙增速30%+
• 清香:汾酒带动,玻汾年销2亿瓶,抢占低端酱香份额
• 浓香:基本盘最大,但面临品牌老化问题
2.3 渠道重构:从“盘中盘”到“C端直营”
• 团购:政务消费萎缩,企业团购成主力
• 电商:抖音酒水GMV三年翻10倍,直播带货占比18%
• 直营:茅台冰淇淋、五粮液文创雪糕,抢占年轻触点
2.4 产区整合:政府主导的“集团军”作战
• 四川:打造“川酒集团”整合中小酒厂,统一出口
• 贵州:清理小作坊,推动酱酒国标落地
• 山西:汾酒牵头成立清香型白酒产业联盟
三、自问自答:投资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Q1:为什么茅台能长期保持超高毛利率?
A:核心在于双重稀缺性——地理稀缺(15.03平方公里核心产区)+产能稀缺(5.6万吨极限)。此外,茅台通过生肖酒、年份酒不断拉升价格天花板,形成“买涨不买跌”的金融属性。

Q2:区域酒企突围的唯一路径是什么?
A:必须绑定省级政府资源。今世缘的“国缘”系列通过江苏政府接待用酒打开高端市场;古井贡借助安徽“皖酒振兴”政策,拿下高铁、机场核心广告位。没有政府背书,区域酒很难走出本省。
Q3:酱酒热还能持续多久?
A:短期看渠道库存,2023年部分品牌社会库存已达3倍月销;中期看产能释放,2025年酱酒产能将比2020年翻倍;长期看消费者教育,酱香口感接受度在90后中仅38%,低于浓香的65%。
四、未来五年可能出现的三大变量
1. 政策变量: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端,可能直接压缩渠道20%利润
2. 技术变量:人工老窖池技术突破,或打破“百年窖池”神话
3. 消费变量:低度化、利口化产品占比提升至30%,传统高度酒面临挑战
行业永远比预测更精彩,唯一不变的是品牌、渠道、产区的铁三角定律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