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今日生猪价格为何波动?
早上打开手机,养殖户老赵发现外三元出栏价又掉了0.2元/斤,心里直打鼓:“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屠宰企业压价:北方部分屠企到货量激增,顺势下调结算价。
- 二次育肥集中出栏:前期压栏的250斤以上大猪集中上市,短时供应放大。
- 白条走货放缓:学校放假、工地停工,终端需求进入季节性低谷。
二、如何快速判断明日猪价涨跌?
1. 看“三量”数据
业内常说“看量不看价”,指的就是:
- 屠宰量:若某大型屠企今日计划屠宰1.2万头,实际只宰了0.9万头,明日大概率继续压价。
- 出栏体重:监测点显示均重突破260斤,说明大猪仍未消化完,价格易跌难涨。
- 冻品库存:港口库容比超过25%,屠企倾向降低鲜销压力,猪价承压。
2. 盯“两价”信号
除了官方报价,还有两个先行指标:
- 仔猪价格:7公斤外三元仔猪跌破400元/头,意味着补栏情绪冰点,半年后供应或收紧。
- 淘汰母猪价格:当淘汰母猪与商品猪价差缩小至3元/斤以内,行业去产能加速,远期看涨。
三、天气与政策如何放大波动?
有人问:“南方暴雨会让猪价暴涨吗?”
答案要分场景:
天气类型 | 影响路径 | 价格反应 |
---|---|---|
持续暴雨 | 道路中断→调运受阻 | 销区涨、产区跌 |
高温干旱 | 生猪热应激→出栏加快 | 短期下跌 |
寒潮降雪 | 消费端灌肠启动 | 腌腊需求拉动上涨 |
四、期货工具能否锁定利润?
很多养殖户对生猪期货又爱又怕,其实用好套保能把“看天吃饭”变成“看价卖猪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实战案例
8月初,LH2309合约在17000元/吨附近震荡,某规模场测算:
- 自繁自养成本15.5元/公斤
- 盘面每手16吨,对应16000公斤
- 卖出套保10手,锁定利润(17-15.5)×16000=24000元
即便9月现货跌到16元/公斤,期货盈利仍可对冲损失。
五、中小散户如何建立预警系统?
没有专业团队也能做到“低成本早知道”:
- 加入本地兽医站微信群:每天有人上传收购商报价,误差不超过0.1元。
- 关注“农业农村部生猪产品集贸市场价”:每周二、周五更新,比地方平台滞后但趋势准确。
- 自制“猪粮比”计算器:用玉米批发价×6.5,高于当日猪价即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。
六、2024下半年走势推演
综合能繁母猪存栏、仔猪料销量、屠宰体重三大维度,可得出三种情景:
- 基准情景(概率60%):三季度延续震荡筑底,四季度腌腊启动后反弹至18元/公斤。
- 悲观情景(概率25%):若冻品集中出库或进口肉激增,可能二次探底至14元/公斤。
- 乐观情景(概率15%):冬季疫病超预期,叠加消费回暖,突破20元/公斤。
七、给不同主体的操作建议
自繁自养场
当前不宜恐慌性淘汰母猪,可趁低价更新低效种猪,把PSY提升到24头以上,用效率对冲周期。
二次育肥户
紧盯标猪与肥猪价差,价差低于0.5元/斤时停止补栏,防止“牛猪”砸在手里。
饲料经销商
与规模场签订远期锁价合同,约定猪价上涨时饲料让利,下跌时保底收购,绑定客户渡过寒冬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