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寿险选购前必须想明白的3个问题
- 我究竟需要多少保额?
用“家庭责任法”粗算:未来10年家庭必要支出+负债-流动资产。常见区间是年收入的5~10倍。 - 保障期限选多久?
孩子经济独立、房贷还完、退休年龄,这三个节点哪个最远就保到哪个。 - 预算上限是多少?
保费支出≤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%,超过则影响现金流。
二、定期寿险:高杠杆的“纯粹保障”
1. 适合人群画像
- 25~45岁经济支柱
- 背负房贷、车贷
- 子女教育金尚未储备完毕
2. 产品挑选四步法
- 免责条款≤3条:酒驾、战争、核爆炸之外都赔。
- 健康告知≤5条:结节、乙肝携带也能标体承保。
- 等待期≤90天:越短越有利。
- 价格对比:同保额30岁男性保至60岁,30年缴费,年交千元以内为优秀。
3. 典型疑问自答
Q:定期寿险到期没出险,钱是不是白花了?A:保障型产品的本质是“花钱买安心”,就像车险没出险也不会觉得亏;若纠结“返本”,可考虑带返还功能的定期寿,但保费会贵30%以上。
三、终身寿险:保障+传承双重属性
1. 功能拆解
- 终身杠杆:任何年龄身故都赔,100%触发。
- 现金价值:缴费期满后逐年递增,可保单贷款或减保取现。
- 税务筹划:身故金免个人所得税,指定受益人可规避遗产纠纷。
2. 两种主流形态对比
形态 | 增额终身寿 | 定额终身寿 |
---|---|---|
保额变化 | 每年按3.0%~3.5%复利递增 | 投保时确定,终身不变 |
早期杠杆 | 较低,10年后才显现 | 高,首年即达保额 |
适合场景 | 中长期储蓄、教育金、养老金 | 财富传承、高额身价 |
3. 典型疑问自答
Q:终身寿险收益率到底高不高?A:IRR长期锁定在2.8%~3.2%,无法跑赢优质权益资产,但胜在确定、免税、隔离债务,属于防守型资产。
四、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区别:一张图看懂
保障期限:定期寿险≤30年 vs 终身寿险终身 保费差距:30岁男性100万保额,定期寿险年交1200元 vs 终身寿险年交12000元 现金价值:定期寿险几乎为0 vs 终身寿险缴费期满后可贷款80% 核心使命:定期寿险“保一阵子” vs 终身寿险“保一辈子+传钱”
五、组合方案:如何用最低成本做高保障
案例:32岁男性,年收入30万,房贷120万,孩子3岁- 第一阶段(30~45岁):定期寿险150万,保至60岁,年交1800元,覆盖负债+教育金。
- 第二阶段(45~60岁):收入上升后,追加增额终身寿险50万,分10年交,年交3万,用作养老金补充。
- 第三阶段(60岁后):定期寿险到期,终身寿险继续增值,身故金传承给子女。
六、投保实操避坑指南
1. 健康告知怎么答?
- 问什么答什么,不问不答。
- 体检异常用“近2年内”时间线过滤,超出无需告知。
2. 受益人写谁最稳妥?
建议指定+顺位:第一顺位配偶100%,第二顺位子女100%,避免法定继承的繁琐手续。3. 线上还是线下买?
- 定期寿险:线上智能核保更宽松,价格透明。
- 终身寿险:线下可人工核保,高保额需体检或财务问卷。
七、未来趋势:寿险行业三大变化
- 费率继续下探:人均寿命延长、再保竞争激烈,定期寿险仍有5%~8%降价空间。
- 健康管理绑定:可穿戴设备数据好,保费再打9折。
- 数字化传承:区块链受益人确权,理赔材料自动调取,缩短至T+1到账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