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电销量真的会回暖吗?先看三大先行指标
“2024年彩电销量会回暖吗?”——**会,但属于结构性回暖**。根据奥维云网(AVC)最新周度监测,2024年1-5月国内彩电零售量同比微增1.7%,**这是过去三年首次转正**。真正推动回暖的不是“价格战”,而是以下三条暗线:

- **Mini LED渗透率突破15%**:高端换机需求被激活,55-75英寸段均价下探至6999元,带动销量同比增长42%。
- **“以旧换新”政策落地**:商务部将电视纳入补贴范围,单台最高补贴400元,预计全年拉动销量300万台。
- **世界杯+奥运会双赛事**:体育大年历来是彩电销售催化剂,历史数据显示赛事年销量平均高出8%-12%。
彩电行业未来五年趋势:从“规模战”到“价值战”
1. 技术路线:Mini LED与OLED谁主沉浮?
**Mini LED将在五年内成为中高端主流**。原因有三:
- 成本曲线:Mini LED背光模组价格已降至2021年的30%,预计2027年与OLED持平。
- 供应链:京东方、TCL华星等本土面板厂主导,不受LG Display产能限制。
- 场景适配:Mini LED亮度可达2000尼特,更适合HDR内容与客厅强光环境。
而OLED将固守“高端+设计”细分,**预计2028年全球渗透率稳定在12%-15%**。
2. 需求侧:Z世代为何重新爱上大屏?
过去十年,年轻人“去电视化”被视为行业最大威胁。但**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18-30岁用户日均大屏时长同比回升18%**。驱动因素包括:
- **主机游戏爆发**:PS5国行销量突破200万台,4K 120Hz成为刚需。
- **云游戏降低门槛**:腾讯START、网易云游戏等平台无需主机即可体验3A大作。
- **“第二客厅”场景**:租房青年用65英寸电视替代投影仪,兼顾影音与健身环。
3. 渠道变革:线下体验店为何卷土重来?
当线上占比突破75%后,线下反而成为差异化战场。**TCL“万象星河”体验店单店坪效达传统卖场3倍**,秘诀在于:
- 沉浸式场景:按《沙丘2》调色标准搭建影音室,**用户停留时长平均22分钟**。
- 顾问式销售:店员需通过THX认证,讲解HDR10+与杜比视界差异。
- 即时配送:与顺丰同城合作,核心城区2小时送达,解决“最后100米”痛点。
彩电企业如何穿越周期?三个反常识策略
策略一:放弃“全尺寸覆盖”,专注黄金尺寸段
索尼2024年新品仅保留55/65/75/85英寸四个尺寸,**SKU减少40%但利润提升22%**。背后的逻辑是:

- 面板切割效率:65英寸与75英寸在8.5代线切割利用率均超90%,降低废料成本。
- 用户决策简化:减少“选择恐惧症”,线下成交率提升15%。
策略二:把电视变成“家居软装”
三星Lifestyle系列电视**2023年销量增长67%**,核心在于:
- 可替换边框:磁吸式胡桃木/金属边框,匹配北欧、轻奢等装修风格。
- 艺术模式:待机时显示梵高《星空》等2000+幅名画,**日均激活时长4.3小时**。
- 隐藏布线:One Connect集线盒实现“零杂乱”,获红点设计大奖。
策略三:用“内容订阅”替代硬件盈利
海信VIDDA与爱奇艺联合推出“买电视送终身会员”计划,**用户ARPU值提升3倍**。关键动作包括:
- 分级会员:基础版含4K资源,Pro版赠送杜比影院片源。
- 数据反哺:根据用户观看习惯反向定制拍摄《4K美食纪录片》等原创内容。
投资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Q1:面板价格波动如何影响2024年利润?
**预计65英寸4K面板全年均价维持在185-195美元区间**,波动幅度小于5%。原因:
- 供给端:京东方B17、TCL T7产线满产稼动率超95%,无新增产能。
- 需求端:欧洲杯备货提前消化面板库存,三季度或小幅涨价5%-8%。
Q2:华为、小米等跨界者能否颠覆格局?
**短期难撼动TOP5地位,但会重塑中端市场**。小米电视2023年国内份额11.2%(第五),但:
- 技术短板:缺乏Mini LED自主产能,依赖TCL华星代工。
- 渠道冲突:线上低价策略与线下经销商利益矛盾加剧。
Q3:海外市场是救命稻草还是新泥潭?
**新兴市场是增量,欧美是存量替换**。TCL在墨西哥工厂的关税豁免优势,使其**2023年美国市场份额达12.4%(排名第三)**。但需注意:

- 贸易壁垒:欧盟拟对65英寸以上电视征收20%反倾销税。
- 本土品牌反击:印度Micromax获政府补贴后,32英寸机型降价至9999卢比。
尾声:彩电的终极形态是什么?
当可卷曲OLED、透明Micro LED技术成熟时,电视可能消失于无形——**LG已展示可收纳于天花板的65英寸卷曲屏**。但未来五年,行业仍将围绕“更大、更亮、更智能”演进。**唯一不变的是:谁能用场景创新重新定义“一块屏的价值”,谁就能穿越周期。**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