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SEO整体风向:从关键词到用户体验
2015年,搜索引擎算法的核心不再是“谁堆的关键词多”,而是“谁能让用户停留更久”。这一年,Google的RankBrain悄然上线,百度也发布了“冰桶算法”2.0,**共同指向一个信号:用户体验权重首次超越传统外链**。

自问:那到底什么算好体验?
自答:页面打开速度低于2秒、首屏信息完整、无强制弹窗、内容排版清晰,这四项成为基础门槛。
长尾词布局:从“短语”到“场景”
过去我们研究“SEO优化技巧”这类短词,2015年却要把目光放到更细的场景:
- “SEO优化技巧_外贸B2B”
- “SEO优化技巧_WordPress博客”
**搜索量虽小,但转化率高3倍以上**。
自问:如何批量挖掘场景词?
自答:把百度下拉框、相关搜索、知乎话题全部导出,再用Excel做交叉组合,半小时就能拿到上千条低竞争长尾。
移动端优化:三步走策略
1. 技术层:先跑通MIP与自适应
百度在2015年Q3正式开放MIP(移动网页加速器),**页面接入后加载时间平均缩短30%-80%**。如果团队技术有限,至少保证HTML5自适应,避免“PC站强行缩小”导致的按钮错位。
2. 内容层:首屏只放“答案+下一步行动”
移动端首屏黄金高度是320×568像素,**超过50%的用户在2秒内决定留下或离开**。因此:
- 标题14字以内
- 核心答案放在前40字
- 按钮颜色对比度≥3:1
3. 数据层:用百度移动统计做热图
把热图与搜索词报告交叉,能看到“哪些词带来流量却没转化”。
自问:发现高跳出词怎么办?
自答:在对应段落插入“场景化案例+内链”,平均可降低跳出率15%。

外链建设:从“量”到“主题相关度”
2015年,**一条来自行业门户的链接价值>100条论坛签名**。操作步骤:
1. 用Ahrefs导出竞争对手的“<-URL->”外链;
2. 筛选DR>40且主题匹配的站点;
3. 发邮件提供“独家数据报告”换取链接。
实测:科技类博客回复率可达12%,远高于传统投稿。
结构化数据:让搜索引擎“一眼看懂”
Schema标记在2015年已被Google明确为排名因素之一。国内站点可先加这三类:
- Article:让百度出“图文摘要”;
- Breadcrumb:移动端节省一行位置;
- Product:电商站直接显示价格区间。
自问:不会写代码怎么办?
自答:使用百度站长平台的“结构化数据插件”,可视化勾选即可生成JSON-LD。
本地SEO:O2O红利窗口
2015年美团、大众点评大战,**带火了“城市+服务”搜索**。做法:
- 在标题加入“城市+核心服务”,如“上海英文SEO培训”;
- 在页面嵌入百度地图并申请“商户认证”;
- 鼓励用户上传带定位的UGC图片,提升本地相关性。
常见误区:2015年还在犯的错
1. 只刷指数词:忽略转化漏斗底部的“价格、案例、售后”词;
2. 忽视HTTPS:Chrome 45开始标记HTTP页面为“不安全”,**跳出率直接飙升20%**;
3. 滥用锚文本:同一关键词指向首页超过60%,触发百度“绿萝算法”2.0降权。
工具清单:免费也能打天下
- 百度指数需求图谱:找上升词
- PageSpeed Insights:测移动端速度
- Screaming Frog:批量查404
- 微信指数:抓社交热度
把以上工具做成周一检查表,**三个月内能把整站可见问题清零**。
未来展望:语音搜索的萌芽
虽然2015年语音搜索占比不足5%,但**长尾问句已呈3倍增长**。现在布局“怎么做”“多少钱”类口语化标题,两年后就能吃到第一波红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