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前证券行业的宏观环境
2024年,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分化,美联储利率政策摇摆,叠加地缘政治风险,**A股与港股的估值中枢持续下移**。国内方面,监管层“活跃资本市场”定调明确,印花税减半、IPO节奏收紧、两融保证金下调等政策密集落地,**券商经纪、自营、资管三大业务线迎来边际改善**。 自问:这些政策真的能扭转行业颓势吗? 自答:短期看情绪修复,长期仍需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的“慢变量”兑现。

二、行业竞争格局:谁在逆势扩张?
1. 头部券商的“马太效应”
- **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**的投行业务市占率双双突破15%,注册制红利向龙头集中。
- 衍生品业务成为新战场,**中金公司**的场外期权存量名义本金突破4000亿元,同比增120%。
2. 中小券商的差异化突围
东方财富依托“天天基金”流量池,**基金代销收入占比超50%**,轻资本模式抗周期能力凸显; 湘财股份联姻大智慧,试图复制“互联网+券商”路径,但**客户转化率不足3%**,效果待验。
三、未来三年高景气赛道拆解
1. 财富管理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管账户”
2023年国内居民可投资资产达268万亿元,**权益类配置比例仅7%**,远低于美国的34%。 自问:券商如何抢占银行理财份额? 自答:需解决两大痛点——**投顾专业度**(目前持证投顾人均服务客户超800人)与**产品定制化能力**(头部机构FOF策略收益率方差高达18%)。
2. 做市业务:科创板的“隐形金矿”
科创板做市标的已扩至300只,**做市商价差收入年化可达8%-12%**,但门槛要求净资产≥100亿元,**仅27家券商具备资格**。 关键数据:2023年做市业务TOP5券商合计贡献行业利润的9.3%,**这一比例有望在2026年升至20%**。
3. 跨境业务:QDII额度争夺白热化
外汇局新增QDII额度32亿美元,**国泰君安、广发证券**各获3亿美元,可重点布局港股高股息策略(当前恒生指数股息率4.8%,高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120BP)。
四、潜在风险与对冲策略
1. 市场波动风险
2024年二季度以来,券商板块Beta值升至1.45(2018年以来高位)。**可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**(行权价高于现价10%)对冲持仓回撤,年化增强收益约5%-7%。

2. 政策不确定性
“佣金率不得低于万分之一”窗口指导若落地,**行业经纪收入将下滑12%-15%**。中小券商可提前布局**基金投顾试点**(目前获批60家),将佣金收入转化为管理费分成。
五、投资者实操指南
1. 选股逻辑:ROE稳定性>弹性
筛选标准: • **三年平均ROE>10%**且波动率<25% • 重资本业务(自营+做市)收入占比<40% • 机构客户资产占比>60%(抗散户交易量萎缩)
2. 左侧布局时点
历史数据显示,**券商板块P/B跌破1.2倍时**,未来6个月跑赢沪深300概率达78%。当前板块P/B为1.31倍(2024年6月),**建议分三批建仓**,每下跌5%加仓一次。
六、被忽视的长期变量
1. **个人养老金入市**:2023年缴费规模突破2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1.2万亿元,**头部券商托管规模将决定未来十年座次**。 2. **AI替代人工投顾**:摩根士丹利已测试GPT-4生成投资组合方案,**国内券商IT投入占比不足营收的3%**,技术代差可能重塑行业成本曲线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