储能行业前景如何_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多少

新网编辑 18 0

储能行业前景如何?

储能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。全球碳中和目标叠加新能源装机高增,**储能被视作电网“稳定器”与“价值放大器”**。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,到203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400GW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%。中国、美国、欧洲三大市场贡献八成以上增量,其中中国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装机目标30GW以上,已提前两年完成。

储能行业前景如何_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多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驱动因素拆解

  • 政策端:强制配储、容量补偿、峰谷价差扩大,直接提升项目经济性。
  • 需求端:风光渗透率突破15%后,电网对灵活性资源需求指数级上升。
  • 技术端:磷酸铁锂、钠离子、液流电池多元路线并进,系统循环寿命从5000次向万次迈进。

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多少?

2020—2023年,**国内2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EPC均价由1.8元/Wh降至1.2元/Wh,降幅33%**。电芯环节贡献最大: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/吨回落至10万元/吨,带动电芯成本下降0.3元/Wh。系统集成环节通过标准化设计、液冷替代风冷,再降0.2元/Wh。

未来三年还能降多少?

行业普遍判断,**2026年系统成本有望跌破0.9元/Wh**。路径包括:

  1. 电芯规模化:单条产线GWh投资额从2亿元降至1.5亿元,折旧摊销减少。
  2. 非锂技术:钠离子电池量产成本可低至0.4元/Wh,用于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。
  3. 回收体系:梯次电池循环寿命验证后,可替代部分新电池需求。

哪些商业模式最赚钱?

储能盈利不再只靠价差套利,**“容量租赁+现货市场+容量补偿”三重收益模型已跑通**。以山东为例,100MW/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年收入结构:

  • 容量租赁:50MW×330元/kW·年=1650万元
  • 现货价差:约0.3元/kWh,年充放300次,收益1800万元
  • 容量补偿:0.0991元/kWh,年发电小时数600,收益1189万元

合计年收入4639万元,IRR可达8%—10%。


用户侧储能值得投吗?

工商业储能回本周期已缩短至5—6年。**浙江、广东、江苏峰谷价差超过0.9元/kWh,叠加“两充两放”策略,单项目IRR可达12%**。关键变量是:

储能行业前景如何_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多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变压器容量费减免:部分省份允许储能替代需量申报。
  2. 虚拟电厂聚合:参与需求响应,单次补贴2—4元/kWh。
  3. 动态扩容:替代传统增容投资,节省配电改造费用。

海外哪些市场值得盯?

美国IRA法案将独立储能纳入ITC抵税范围,**抵免额度最高可达70%**。欧洲则通过容量市场招标,英国2023年T-4拍卖价19.5英镑/kW·年,创历史新高。新兴市场方面,南非因限电严重,**户用光储系统需求两年增长10倍**,中国逆变器厂商已占据七成份额。


技术路线谁主沉浮?

短期看,**磷酸铁锂仍是绝对主流**,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占比超85%。中期(2025—2027),钠离子电池将在低能量密度场景突围,预计份额升至10%。长期(2030后),**液流电池、压缩空气、氢储能**将在8小时以上长时储能领域展开竞争。


投资风险点在哪里?

高景气背后需警惕三大风险:

  • 价格战:电芯产能过剩已现端倪,2024年Q1储能电芯均价跌至0.45元/Wh,部分厂商亏损出货。
  • 电力市场规则:现货市场峰谷价差受政策调控,若价差收窄,套利空间将被压缩。
  • 安全标准:NFPA855、UL9540A等海外认证趋严,出口产品需额外增加消防成本。

普通人如何参与储能红利?

三种路径:

  1. 投资储能REITs:已有多单基础设施REITs将储能电站纳入底层资产,分红率4%—6%。
  2. 购买户用光储套餐:选择0首付租赁模式,节省电费同时享受系统残值。
  3. 关注供应链公司:电芯、温控、消防、BMS等环节均有上市公司,需跟踪订单兑现度。
储能行业前景如何_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多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