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十年发展趋势

新网编辑 14 0

一、为什么现在必须关注中国保健品市场?

中国保健品行业正站在“人口老龄化+消费升级”的双重风口。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,岁以上人口已突破亿,慢性病患者超过亿,直接催生每年超亿元的功能食品与膳食补充剂需求。与此同时,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后,消费者从“治病”转向“治未病”,愿意为预防性健康投入更多预算。

中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十年发展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当前行业规模与增速到底有多大?

据艾媒咨询《中国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》:

  • 市场规模:年零售额达亿元,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%,远高于全球平均%。
  • 线上渗透率:电商渠道占比%,抖音、小红书等内容电商贡献超%增量。
  • 品类结构:维生素矿物质占比%,运动营养%,传统滋补%,其余为体重管理与肠道健康。

三、谁在买?Z世代与银发族画像差异

1. Z世代:颜值焦虑驱动的“轻养生”

· 购买动机:熬夜护肝、抗初老、口服美容 · 偏好剂型:软糖、气泡片、即饮小瓶 · 决策路径:KOL种草→直播间比价→复购看成分表

2. 银发族:慢病管理导向的“重功效”

· 购买动机:降血脂、护关节、改善睡眠 · 偏好剂型:胶囊、浓缩口服液、传统膏方 · 决策路径:医生推荐→线下门店体验→子女代购


四、政策监管趋严,哪些红线不能碰?
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年发布的《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》明确:

  1. 双轨制注册:“蓝帽子”审批周期缩短至个月,但功能声称仅限项目录内。
  2. 广告审查:禁止代言人做功效断言,直播带货需提前天备案脚本。
  3. 跨境电商:正面清单外的进口保健品需按药品注册,保税仓模式受限。

五、未来十年三大确定性机会

机会一:精准营养定制化

基因检测成本降至美元以下后,基于SNP位点的个性化配方将替代“千人一面”的复合维生素。预计年定制营养包市场规模破亿元。

中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十年发展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机会二:功能性零食化

把益生菌做成巧克力、把胶原蛋白融入气泡水,让保健品“消失”在零食货架。参考日本市场,功能性零食占比已达%,中国目前不足%。

机会三:银发经济深度渗透

社区健康驿站+老年大学场景下,保健品企业将转型“健康管理服务商”,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数据,按月订阅制提供营养干预方案。


六、企业如何构建竞争护城河?

研发端:与三甲医院共建临床验证中心,用循证医学数据替代“祖传秘方”话术。 供应链:上游原料端锁定云南三七、吉林人参等道地药材GAP种植基地,中游采用德国GEA低温萃取设备提升活性成分保留率。 渠道端:线下布局“药店+母婴店+健身房”三店合一的体验终端,线上通过私域社群提供营养师小时答疑。


七、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:估值泡沫还是黄金赛道?

对比美股,GNC破产重组后PS仅倍,而A股龙头汤臣倍健PS仍达倍。核心差异在于:

  • 中国保健品复购率% vs 美国%
  • 医保外自费比例% vs 美国%
  • 渠道下沉空间:中国县域市场覆盖率不足%

结论:短期存在估值消化压力,但长期看渗透率提升逻辑未变,重点关注“高复购+强研发+合规营销”的细分龙头。

中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十年发展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