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宏观环境:政策、技术、用户心态的三重夹击
广告人最怕什么?政策收紧、技术迭代、用户越来越“精”。2024年,这三股力量同时发力,把行业推向“高门槛、高回报”的新阶段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政策端:数据合规、未成年人保护、AI生成内容标识,三大红线让“擦边球”彻底失效。
- 技术端:大模型广告、AIGC素材、隐私沙盒,让投放链路从“人群包”转向“意图包”。
- 用户端:“跳过广告”成为肌肉记忆,只有价值密度≥3秒/次的内容才能留下。
二、流量格局:平台割据与“去中心化”并存
1. 超级App的“围墙花园”更深了
抖音、微信、淘宝三家日活均破8亿,但数据不再互通。想在抖音种草、微信私域成交、淘宝收割?必须在每个平台单独建模。
2. 中小流量池的“长尾红利”
小红书、B站、知乎的CPM仅为头部平台的30%-50%,且用户标签更垂直。例如:知乎“高知家庭”标签的转化率比抖音通投高2.7倍。
3. 自问自答:预算有限时,优先投哪里?
答:70%预算留在超级App做品牌心智,30%拆成10份测试长尾池。用“小步快跑”找到ROI>1.5的洼地,再追加。
三、创意生产:AIGC不是替代,而是“加速器”
行业焦虑:设计师会不会被AI取代?真相是:不会用AI的设计师才会被淘汰。
- 脚本阶段:ChatGPT生成100条开场白,人工筛选3条,效率提升5倍。
- 素材阶段:Midjourney产出背景图,PS二次合成,成本从800元/张降到80元/张。
- 合规阶段:AI检测敏感词、LOGO、版权,避免上线即下架。
四、数据追踪:从“曝光”到“经营”
2024年的核心指标不再是CPM,而是“全域ROI”——把广告费当作“经营杠杆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| 传统指标 | 2024新指标 | 计算逻辑 |
|---|---|---|
| 曝光量 | 有效触达率 | 观看≥3秒的去重人数/总曝光 |
| 点击率 | 意向转化率 | 点击后15秒内加购或留资人数/总点击 |
| ROI | 全域ROI | (广告直接GMV+30天自然GMV)/广告费 |
五、预算分配:动态模型取代“年度计划”
过去做年度预算,现在按“7天滚动模型”调整:
- 周一:拉取上周各渠道数据,标记ROI<1的渠道。
- 周二-周三:用AIGC快速迭代素材,小预算AB测。
- 周四:将胜出素材放量,关停低效渠道。
- 周五-周日:沉淀数据,训练自有模型。
六、自问自答:中小品牌如何与大厂竞争?
答:错位投放+极致单品。
- 错位:避开大厂集中的晚8-10点,选择早6-8点、午12-14点测试,CPM降低40%。
- 单品:只推1个SKU,用“痛点+场景”打透。例如:母婴品牌只推“夜用尿不湿”,文案聚焦“宝宝睡整觉”。
七、未来90天行动清单
把大方向拆成可落地的动作:
- 第1-7天:用SimilarWeb+AppGrowing抓取3个竞品近30天投放素材,建立“灵感库”。
- 第8-14天:注册5个AIGC工具(ChatGPT、Midjourney、Runway、Gamma、Claude),跑通“脚本-素材-落地页”流程。
- 第15-30天:选1个长尾平台(如得物),日预算500元,测试“单品+痛点”模型。
- 第31-60天:将胜出模型复制到2个新平台,用“7天滚动”调优。
- 第61-90天:把高ROI渠道的“关键词+人群包”沉淀到自有DMP,为Q4大促蓄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