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自动化系统如何选型_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怎么样

新网编辑 14 0

电力自动化系统如何选型?先厘清“需求-场景-预算”三角关系

选型之前,先回答三个自问自答:
Q:我的变电站到底需要多高的自动化等级?
A:若只是35kV终端变,选用“三遥”即可;若是220kV枢纽站,必须“五遥”+冗余通信。
Q:现场已有SCADA,升级还是推倒重来?
A:检查原系统是否支持IEC61850,若支持,可保留间隔层,仅升级站控层。
Q:预算有限,哪些环节不能省?
A:保护测控单元、时钟同步、网络安全设备三项不能压缩,其余可分期实施。

电力自动化系统如何选型_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怎么样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核心设备选型清单:一次、二次、通信、软件四维对比

  • 一次设备:智能断路器+电子式互感器,减少二次电缆,降低故障率。
  • 二次设备:选择支持GOOSE跳闸的保护装置,缩短切除故障时间至80ms以内。
  • 通信网络:站控层采用千兆光纤以太网,过程层用SV+GOOSE共网,节省光缆。
  • 软件平台:优先考虑具备“图模库一体化”功能的系统,减少80%的维护工作量。

易被忽视的五项隐性成本

  1. 规约转换费:老旧RTU需加装IEC61850网关,单台约2万元。
  2. 时延测试费:GOOSE报文端到端延迟需第三方认证,每站约5万元。
  3. 网络安全等保费:三级等保测评、加固、渗透测试合计约15万元。
  4. 备品备件:关键芯片进口周期长达52周,需提前锁价锁货。
  5. 培训与认证:运维人员需取得电科院颁发的IEC61850证书,人均培训费8000元。

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怎么样?从政策、技术、市场三把尺子丈量

政策端:双碳目标催生千亿级改造需求

国家发改委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》明确:到2030年,220kV及以上变电站智能化率需达100%。按存量2万座测算,**仅改造市场规模即超1200亿元**。

技术端:三大颠覆式创新正在落地

  • 数字孪生:南网已试点“实时孪生+AI预测”,故障定位时间从小时级降至分钟级。
  • 5G+北斗:配网差动保护借助5G uRLLC切片,实现15ms同步精度,替代光纤。
  • 碳化硅功率器件:逆变器损耗下降40%,推动新能源场站自动化系统升级。

市场端:竞争格局与进入壁垒

国网、南网集采份额占70%,**技术门槛体现在“四统一”测试报告**。新入局者需通过中国电科院动模、EMC、环境三项严苛实验,周期6-9个月,费用300万元起。


实战案例:某省级电网220kV站改造项目拆解

背景:原站为传统RTU+电缆采样,投运15年,年故障停电8次。
改造方案
1. 保留断路器本体,更换弹簧机构为永磁机构,实现一键顺控;
2. 新增合并单元+智能终端,电缆改光缆,减少铜缆18公里;
3. 站控层采用双冗余Linux服务器,搭载南瑞PCS9700平台;
4. 增设网络安全监测装置,满足等保2.0三级要求。
效果:改造后全站操作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15分钟,年停电次数降至0次,**投资回报期3.8年**。


未来五年最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

赛道2023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驱动因素
配网自动化终端(FTU/DTU)85亿元18%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
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12亿元35%人工成本上升+AI视觉成熟
电力专用UPS及直流电源40亿元12%储能电站配套需求

给决策者的三点行动建议

1. 先做“最小可行改造”:选取一条出线间隔做全功能试点,验证GOOSE跳闸、顺控操作、网络安全三大指标,再批量复制。
2. 建立“设备健康度”数字档案:利用在线监测+AI算法,对断路器机械特性、避雷器阻性电流等参数进行趋势分析,**提前6个月预警故障**。
3. 引入“性能对赌”条款:在合同中约定,若系统可用率低于99.9%,供应商按天支付违约金,倒逼其持续优化。

电力自动化系统如何选型_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怎么样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