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五年发展趋势

新网编辑 12 0

一、2023年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?

**答案:已突破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** 国家统计局与艾媒咨询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饮料市场零售规模达到1.53万亿元,其中非酒精饮料贡献超八成份额。 - **碳酸饮料**:虽被贴上“不健康”标签,仍凭借“零糖”概念实现3.2%的正增长; - **即饮茶**:东方树叶、三得利等无糖茶带动品类增速高达15%; - **功能饮料**:东鹏特饮、外星人电解质水在健身场景渗透率达42%。 ---

二、谁在买?Z世代与银发族的消费差异

**Z世代(18-29岁)** - 购买动机:颜值、联名、社交货币 - 偏好品类:气泡水、植物基、低度酒风味饮料 - 渠道:抖音直播间、便利店冷柜 **银发族(60岁以上)** - 购买动机:控糖、补钙、易吞咽 - 偏好品类:低糖豆奶、膳食纤维水、小容量装 - 渠道:社区团购、线下商超促销堆头 ---

三、下沉市场为何成为必争之地?

**核心原因:人口基数+消费升级** - 三四线城市人口占全国46%,但饮料人均年消费量仅为一线城市的58%; - 蜜雪冰城3元柠檬水、甜啦啦8元鲜果茶证明“低价高质”在下沉市场可行; - 冷链物流成本下降30%,使低温鲜奶、NFC果汁得以进入县级超市。 ---

四、健康化是伪需求还是真风口?

**数据不会说谎:** - 天猫“低糖”关键词搜索量三年增长470%; - 元气森林“0糖0脂0卡”标签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个百分点; - **但陷阱同样存在**:部分品牌用“零蔗糖”误导消费者,实际添加结晶果糖,引发监管点名。 ---

五、供应链革命:从果园到货架的72小时

**关键环节拆解:** 1. **原料端**:云南咖啡豆、广西百香果通过订单农业锁定价格,降低30%波动风险; 2. **生产端**:无菌冷灌装技术普及,使果汁维生素C保留率提升至90%; 3. **物流端**:京东冷链“211限时达”覆盖200城,冰品破损率降至0.3%。 ---

六、未来五年三大确定性机会

**1. 无糖茶“二次爆发”** - 现制茶饮品牌(如喜茶)推出瓶装无糖茶,复用门店渠道; - 技术突破:酶解工艺降低茶多酚苦涩味,吸引轻度茶饮用户。 **2. 功能性饮料细分化** - **熬夜场景**:添加茶叶茶氨酸的“晚安水”; - **女性场景**:含铁、叶酸的“经期饮料”; - **宠物场景**:犬猫专用电解质水,2023年淘宝销售额同比暴涨800%。 **3. 可持续包装商业化** - 可口可乐“瓶到瓶”再生塑料使用率已达25%; - 国内初创企业“抱朴再生”用废弃饮料瓶制作潮玩手办,溢价率达300%。 ---

七、品牌如何穿越周期?三个实战案例

**案例1:农夫山泉“长白雪”** - 痛点:高端矿泉水市场被依云、巴黎水占据; - 解法:突出“低钠弱碱”差异点,绑定长白山火山矿泉IP,定价4元带刺刀。 **案例2:好望水“望山楂”** - 痛点:传统山楂汁“太甜太土”; - 解法:减糖50%+玻璃瓶装+国潮插画,进入高端餐饮渠道,毛利率达65%。 **案例3:元气森林“自在水”** - 痛点:纯净水赛道利润薄; - 解法:添加赤藓糖醇和微量气泡,打造“有味道的水”,首月天猫销量破100万瓶。 ---

八、投资人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
**Q1:2024年融资环境会好转吗?** - 一级市场:饮料赛道单笔融资额中位数从2021年的1.2亿降至2023年的3000万,但**健康功能性项目**仍获溢价。 **Q2:新品牌还有机会吗?** - 机会在**垂直场景**:如针对电竞人群的“护眼饮料”、针对糖尿病人的“专用可乐”。 **Q3:线下渠道是否值得重金投入?** - **便利店**:单店SKU从800增至1200,但**动销率低于50%的品项会被淘汰**; - **量贩零食店**:通过“饮料+辣条”组合把客单价从18元拉到35元,成为新流量洼地。
中国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五年发展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