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房地产政策变化到底改了什么?
2016年被业内称为“政策大年”。“去库存”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,中央与地方共出台超过180条调控文件,涵盖信贷、税收、土地、户籍四大维度。

- 信贷端:2月央行下调首付比例,首套房最低降至20%,二套房降至30%;
- 税收端:2月22日起,契税、营业税“双降”,90㎡以下唯一住房契税降至1%;
- 土地端:国土部发文“人地挂钩”,库存周期超36个月的城市停止供地;
- 户籍端:除超大城外全面放开落户,农民进城购房可获补贴。
房价走势如何?一二线为何暴涨三四线却分化?
答案是:政策红利+杠杆资金+人口虹吸共同作用。
一线城市:地王与恐慌齐飞
上海、深圳在3月先后出现“日光盘”,深圳新房均价半年上涨55%。“面粉贵过面包”成为常态,上海静安中兴路地块楼板价突破10万元/㎡。
二线城市:合肥、厦门接棒领涨
合肥全年新房上涨48%,厦门上涨39%。“补涨”逻辑下,资金从一线外溢,地方政府主动“控地价、限房价”,却进一步加剧抢购。
三四线城市:库存高压与补贴并存
以辽宁营口为例,去化周期一度高达72个月,地方政府推出“大学生零首付”、农民购房补贴5万元等举措,但效果有限,价格同比仅微涨2%。
经济环境:GDP“保6.5”对楼市意味着什么?
2016年GDP增速6.7%,房地产贡献率达7.8%,创十年新高。

- 投资端: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年初的3%回升至11月的6.5%;
- 消费端:建材、家电销售额增速均超10%,间接拉动就业约200万人;
- 风险端:社科院报告指出,居民房贷收入比升至68%,已逼近美国次贷危机前水平。
社会因素:人口结构与购房需求错位了吗?
2016年25-34岁购房主力人群占比降至28%,而“银发族”为子女购房比例升至19%。
婚育需求:二胎放开后的“换房潮”
北京三居室成交占比从年初的32%升至年末的41%,“学区房”溢价高达30%。
返乡置业:春节成交占比达全年12%
以湖北襄阳为例,返乡客多选择90-110㎡户型,单价接受区间5000-6000元/㎡,但后续出租空置率超35%。
技术革新:VR看房与大数据如何改变营销?
2016年被称为“房地产科技元年”。
- VR样板间:万科、碧桂园上线VR看房,客户停留时长提升3倍,异地成交占比达15%;
- 大数据定价:链家推出“房屋智能估价”,误差率控制在±3%,传统评估机构业务量减少20%;
- 众筹拿地:平安好房尝试“1000元众筹拍地”,虽被叫停,但验证了“碎片化投资”需求。
政策后续:930调控为何急刹车?
9月30日至10月8日,22城密集重启限购限贷。

北京:二套房首付提至50%
非普通住宅首付高达70%,“认房又认贷”导致换房成本增加百万。
合肥:限价+摇号双轨制
同一项目6个月内涨幅不得超1%,刚需中签率不足10%,投资客转战公寓市场。
开发商策略:高周转与多元化并行
恒大、碧桂园提出“456模式”(4个月开盘、5个月现金流回正、6个月资金再周转),全年销售额TOP10门槛突破千亿。
- 并购潮:融创收购融科、万科入股印力,行业集中度CR10升至19%;
- 长租公寓:链家“自如”管理房源突破25万间,租金回报率提升至3.5%;
- 海外布局:万达伦敦ONE项目单价达2万英镑/㎡,瞄准高净值人群。
购房者画像:谁在2016年上了车?
央行数据显示,全年个人房贷增加4.96万亿元,占新增贷款的39%。
首套刚需:首付靠“六个钱包”
北京平均购房年龄29岁,父母资助比例达61%,“啃老”成为普遍现象。
投资客:全款抵押再购房
深圳投资客占比一度达40%,通过“房抵贷”放大杠杆,部分楼盘空置率超25%。
未来隐忧:2016年的狂欢留下了哪些雷?
2017年3月,厦门、广州相继加码调控,市场进入速冻期。
- 利率反转:20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0BP,房贷利率折扣从85折回归基准;
- 土地错配:部分三四线城市2016年超供土地,2020年去化周期仍超48个月;
- 金融风险:银监会在2017年专项检查中发现,部分房企表外融资规模超净资产50%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