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饮料批发进货渠道有哪些_新手如何选品不踩坑

新网编辑 8 0

一、食品饮料批发进货渠道有哪些?

在正式选品之前,先把“货从哪里来”搞清楚,才能避免后期断货、涨价、品质失控。下面把主流渠道拆成四类,并给出实操建议。

食品饮料批发进货渠道有哪些_新手如何选品不踩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. 一级批发市场:量大价优,但门槛高

代表市场:广州江南果菜、郑州万邦、成都濛阳。
优点:价格低、品类全、当天可配全国。
缺点:起订量高(通常≥1吨),需现场验货,物流自理。
适合人群:有冷库、有车队、资金充足的成熟批发商。


2. 区域二批商:灵活补货,适合中小卖家

二批商从一级市场或厂家直接拿货,再分销给便利店、社区团购。
优点:起订量低(可拆箱),支持同城配送,账期可谈。
缺点:价格略高,热门品常缺货。
实操技巧:提前锁定二批商的“到货日”,在微信群蹲点抢货。


3. 厂家直采:利润最高,但谈判难

与厂家合作能拿到最低出厂价,还能定制包装、联合营销。
谈判筹码:首单量、全年采购额、渠道覆盖范围。
避坑提醒:合同里写明“临期品退换条款”,防止厂家甩库存。


4. 线上平台:信息透明,比价方便

常用平台:1688、惠农网、链果、美菜网。
筛选公式:看近30天成交额>10万+复购率>20%+差评率<2%。
隐藏福利:部分平台提供“冷链拼车”,运费比专线便宜30%。


二、新手如何选品不踩坑?

选品不是拍脑袋,而是算数据、看场景、测动销。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。

食品饮料批发进货渠道有哪些_新手如何选品不踩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Q1:饮料和休闲食品哪个更适合新手切入?

饮料:SKU少、保质期长、运输损耗低,但毛利只有8%-12%。
休闲食品:毛利15%-25%,口味迭代快,易压货。
建议:资金<10万先做饮料,跑通渠道后再加零食品类。


Q2:如何判断一款新品会不会滞销?

用“三看一测”模型:
1. 看平台数据:在抖音、小红书搜索品牌词,近7天笔记增量<100直接放弃。
2. 看渠道动销:问3家二批商,是否二次返单,返单周期>30天说明流速慢。
3. 看终端陈列:便利店冰柜排面<2层,或货架层数<1层,代表动销差。
4. 测小批量:先拿1-2箱做社区团购,48小时售罄率<50%立即止损。


Q3:临期品到底能不能碰?

能碰,但需满足三个条件:
- 保质期剩余≥70%(如12个月保质期的饮料,剩余≥8个月)。
- 进货价≤正常价的40%,且一次性买断。
- 有特通渠道(工地、网吧、夜市)可快速清仓。
案例:某批发商以1.2元/瓶拿到剩余9个月的500ml汽水,转手2.5元批给夜市,7天清完,毛利52%。


三、选品后的三个落地动作

1. 制定“安全库存”公式

安全库存=日均销量×采购周期×1.5倍系数
举例:某饮料日均卖50箱,从下单到到货需3天,安全库存=50×3×1.5=225箱。低于225箱立即补货,防止断货。


2. 设计“动销激励”方案

给终端店设置阶梯奖励:
- 月销100箱返5箱
- 月销200箱返12箱+50元物料费
关键点:奖励必须当月兑现,否则终端店失去积极性。

食品饮料批发进货渠道有哪些_新手如何选品不踩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建立“淘汰池”机制

每月底拉一次销售报表,把连续2个月销量排名后10%的SKU放入淘汰池,限时清仓,清仓期结束仍未出清则直接下架,避免资金沉淀。


四、容易被忽视的三点细节

1. 包装规格决定渠道

500ml饮料适合便利店,1L装适合餐饮,5L桶装适合食堂。选错规格等于自断销路。


2. 温度带管理

巧克力、果冻等需恒温仓(18-22℃),夏季若用常温车运输,到货即化,损失自担。


3. 条码与价格体系

同一产品不同条码对应不同价格体系,窜货会导致终端投诉。收货时务必扫码核对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