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_医药政策改革影响

新网编辑 2 0

2015年医药市场整体规模到底有多大?

根据工信部、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年度统计,2015年中国医药工业主营收入突破2.8万亿元,同比增长9.5%,增速虽比2014年回落3.2个百分点,但仍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。**化学制剂、中成药、生物制药三大板块合计贡献了近八成营收**,其中生物制药增速最快,达到15.7%。

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_医药政策改革影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医药政策改革带来了哪些直接冲击?

1. 招标降价与二次议价全面铺开

2015年7月,国家卫计委发布《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》,**“双信封”制度在31个省份同步落地**。各省通过“先评技术标、再砍商务标”的方式,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8%—42%。

  • **安徽模式**:以“17+13”分组谈判,迫使外企原研药降价50%以上;
  • **浙江模式**:引入“三评三定”,把同一通用名药品价差压缩至1.5倍以内。

2. 医保支付标准重构价格体系

人社部在2015年四季度启动医保支付标准试点,**以通用名为支付单元**,超出部分由医院或患者承担。此举直接压缩了原研药与仿制药之间的溢价空间,**倒逼企业重新评估产品生命周期与定价策略**。


哪些细分领域逆势增长?

1. 精准医疗概念站上风口

2015年3月,科技部发布《精准医学研究专项指南》,**中央财政三年投入20亿元**,带动社会资本超200亿元涌入基因测序、液体活检、伴随诊断赛道。华大基因、贝瑞和康等企业估值一年内翻三倍。


2. 创新药迎来“黄金窗口”

CFDA在2015年8月启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,**临床试验申请由“点头制”改为“摇头制”**,排队时间从平均36个月缩短至12个月。恒瑞医药的PD-1单抗、信达生物的CD20单抗等品种率先受益,**资本市场给予未盈利Biotech公司高达30倍PS估值**。


医药流通格局为何突然生变?

“两票制”在福建、青海、陕西等省试点后,2015年底国务院医改办明确:**2017年全面推开两票制**。大型流通企业借机并购,**国药、华润、上药三大集团市占率由2014年的27%提升至2015年的34%**,中小代理商加速出局。

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_医药政策改革影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资本寒冬还是资本盛宴?

1. 二级市场:冰火两重天

2015年上半年,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87%,**全通医疗、暴风科技等“互联网+医疗”概念股连续涨停**;6月股灾之后,板块回撤46%,但**拥有创新管线的公司迅速收复失地**,如恒瑞医药全年仍录得98%涨幅。


2. 一级市场:美元基金领跑

清科数据显示,2015年医疗健康领域VC/PE融资案例数达312起,**披露金额54.3亿美元,同比增长62%**。红杉、IDG、高瓴等美元基金重点布局**肿瘤免疫、基因治疗、高端医疗器械**三大赛道。


企业如何穿越政策迷雾?

1. 研发端:从“me-too”到“first-in-class”

政策倒逼下,**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过10%的企业数量由2014年的11家增至2015年的27家**。百济神州、再鼎医药等企业直接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,**利用FDA快速通道实现中美双报**。


2. 营销端:学术推广替代带金销售

GSK事件后,合规成为生命线。**阿斯利康、赛诺菲等外企将销售代表转型为“医学信息伙伴”**,通过循证医学证据影响处方行为;国内企业如正大天晴则**自建“云医院”平台,用远程会诊绑定基层医生**。


2015年留下的三大悬念

1. **一致性评价大限将至**,289个品种能否在2018年底完成?
2. **医保目录调整**时隔七年重启,哪些新药能挤进“国家买单”名单?
3. **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(MAH)**试点扩大,CMO模式能否真正跑通?

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_医药政策改革影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写在最后的行业观察

2015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分水岭:**政策之手与市场之手第一次同步发力**,将行业推向“高壁垒、高投入、高回报”的三高时代。企业要么在创新赛道里烧钱,要么在成本红海里割肉,**没有中间路线可走**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