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讲究“因人施养”,体质不同,调理方法也千差万别。本文用问答形式拆解常见疑问,手把手教你判断体质、对症养生,把亚健康状态拉回正轨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先问:我到底属于哪种体质?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人群分为九种基本体质:平和、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痰湿、湿热、血瘀、气郁、特禀。想快速自测,可对照以下特征:
- 气虚:说话没劲、易感冒、爬楼喘。
- 阳虚:手脚冰凉、喜热饮、夜尿多。
- 阴虚:手心热、口干咽燥、睡觉盗汗。
- 痰湿:体形偏胖、舌苔厚腻、面部油亮。
- 湿热:口苦口臭、长痘、小便黄。
- 血瘀:唇色暗、痛经有血块、皮肤易淤青。
- 气郁:情绪低落、胸胁胀满、叹气频繁。
- 特禀:花粉过敏、哮喘、皮肤划痕症。
若多条特征都中,可能为复合体质,需请中医师面诊确认。
二、再问:为什么体质决定调理方案?
中医把人体比作小宇宙,体质是“土壤”。土壤偏酸,种碱性植物必枯萎;体质偏寒,吃寒凉食物就腹泻。因此:
- 先纠偏,再进补:湿热体质若盲目吃阿胶,等于火上浇油。
- 同病异治:同样是失眠,阴虚要滋阴,痰湿要化痰。
- 季节微调:阳虚者冬季可吃羊肉,夏季改食生姜。
三、继续问:常见亚健康信号如何对症调理?
1. 长期疲劳——气虚体质
调理思路:培补元气、提升脾肺功能。
- 食疗:黄芪山药粥(黄芪15g、怀山药30g、粳米50g)。
- 穴位:每天按揉足三里、气海各3分钟。
- 作息:晚上十一点前入睡,午间小憩20分钟。
2. 手脚冰凉——阳虚体质
调理思路:温阳散寒、通经络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食疗:当归生姜羊肉汤,每周两次。
- 外治:睡前艾叶泡脚15分钟,水位过三阴交。
- 运动:八段锦“两手攀足固肾腰”一式,早晚各做8次。
3. 口干失眠——阴虚体质
调理思路:滋阴潜阳、宁心安神。
- 食疗:百合银耳羹,睡前两小时温服。
- 穴位:睡前按压太溪、照海,每穴100下。
- 禁忌:熬夜、辛辣、剧烈运动。
4. 面部油腻长痘——湿热体质
调理思路:清热利湿、通腑排毒。
- 食疗:赤小豆薏米水,代茶饮。
- 外治:背部膀胱经刮痧,每周一次,痧退再刮。
- 习惯:戒奶茶、酒精,保持大便通畅。
5. 情绪低落——气郁体质
调理思路:疏肝解郁、调畅气机。
- 食疗:玫瑰花陈皮茶,月经前一周开始喝。
- 运动:晨起快走或慢跑30分钟,微微出汗即可。
- 穴位:双手交替推膻中至期门,共36次。
四、还要问:日常如何巩固效果?
1. 四季养生时间表
季节 | 重点脏腑 | 推荐动作 | 忌口提醒 |
---|---|---|---|
春 | 肝 | 伸懒腰、踏青 | 少酸多甘 |
夏 | 心 | 午睡、拍打肘窝 | 忌冰饮 |
长夏 | 脾 | 摩腹、快走 | 少油腻 |
秋 | 肺 | 深呼吸、叩肺经 | 少辛辣 |
冬 | 肾 | 搓腰、踮脚跟 | 少咸 |
2. 居家自检三件套
- 舌象:晨起看舌苔颜色、厚薄,拍照记录。
- 脉象:用食指中指轻按桡动脉,感受快慢强弱。
- 二便:观察颜色、气味、形状,异常持续三天就医。
3. 常见误区提醒
- 误区一:全民喝凉茶。阳虚者越喝越寒。
- 误区二:每天暴走两万步。关节磨损不可逆。
- 误区三:依赖保健品。中药需辨证,不是维生素。
五、最后问:多久能看到效果?
体质调理是“润物细无声”的过程:
- 轻症:如偶发疲劳,1~2周可见精神好转。
- 慢性:如阳虚怕冷,3个月为一疗程,需坚持。
- 顽固:如长期失眠,半年以上,配合针灸效果更佳。
记录身体变化,每28天(一个“小周期”)做一次复盘,及时调整方案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