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s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
mems传感器=微机械结构+敏感元件+信号调理电路,核心是把外界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微机械结构:利用硅基半导体工艺在晶圆上刻蚀出可动质量块、悬臂梁或薄膜,尺寸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。
- 敏感元件:压阻、电容或压电材料贴在结构上,当加速度、角速度或压力作用时,结构发生微米级形变,敏感元件阻值或电荷随之变化。
- 信号调理:片上ASIC把微弱模拟信号放大、滤波、温度补偿后输出数字I²C/SPI信号。
mems加速度计怎么测加速度?
自问:为什么手机能识别横竖屏?
自答:内部有一颗三轴mems加速度计。质量块通过弹簧悬挂,当手机倾斜时,重力分量使质量块偏移,电容极板间距改变,电容差值与加速度成正比,芯片计算出倾角并通知系统旋转界面。
mems陀螺仪靠什么检测角速度?
自问:无人机为何能悬停不漂移?
自答:依靠mems陀螺仪的科里奥利效应。驱动梳齿让质量块沿X轴高频振动,当机体绕Z轴旋转时,质量块受Y向科里奥利力,产生二次振动,电容检测器把振幅转换成角速度信号,飞控实时修正电机转速。
2024年市场规模有多大
全球:230亿美元;中国:650亿人民币,年复合增长率双双保持两位数。
需求端三大引擎
- 智能手机升级:多摄OIS、跌落检测、空间音频带动单机mems价值量从美元级升至美元级。
- 汽车电动化:每辆新能源车平均搭载30颗以上mems,涵盖胎压监测、电池包膨胀传感、智能悬架。
- 可穿戴爆发:TWS耳机加入骨声纹识别、智能戒指监测血压,拉动微型mems麦克风与压力传感器出货。
供给端竞争格局
梯队 | 代表厂商 | 技术护城河 |
---|---|---|
第一梯队 | Bosch、ST、TDK | 自有晶圆厂+车规认证+IP全覆盖 |
第二梯队 | 歌尔、敏芯、士兰微 | 本土供应链+成本优势+快速迭代 |
新锐玩家 | 矽睿、慧创 | 算法融合+定制化ASIC |
未来五年三大趋势
1. 单片集成传感器中枢
自问:手机主板空间越来越紧张怎么办?
自答:把加速度计+陀螺仪+磁力计+算法封装成一颗6轴或9轴IMU,直接输出姿态四元数,减少主AP负载,功耗降低30%。
2. 车规级功能安全
自问:自动驾驶为何要求mems达到ASIL-D?
自答:因为任何单点故障都不能导致错误制动。新一代mems陀螺仪内置双核锁步、CRC校验、在线自检,失效概率低于FIT级别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3. 超低功耗唤醒
自问:智能手表如何待机一周?
自答:采用事件驱动型mems,芯片在1Hz采样时电流仅μA级,检测到抬腕动作才触发主处理器,续航时间提升5倍。
投资与采购建议
- 初创公司:避开巨头垄断的消费级IMU,聚焦工业振动监测、医疗超声探头等利基市场,客单价高且认证周期长。
- 整机厂:提前锁定8英寸MEMS产能,2025年后汽车需求将挤占消费电子产能,价格波动可能超过20%。
- 渠道商:关注国产替代窗口,国内厂商在车规压力传感器领域已拿到AEC-Q100证书,交期比欧美缩短一半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