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市场到底有多大?增速还能保持多久?
全球市场规模:2023年约2070亿美元,预计2030年突破1.8万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约37%。
中国占比:2023年占全球市场17%,2030年有望升至27%,成为最大单一国家市场。
**增速能否持续?**只要算力成本继续下降、数据合规逐步清晰,高增长至少还能维持5-8年。

哪些赛道最赚钱?
1. 生成式AI
2023年市场规模130亿美元,2030年可能达到3560亿美元。 **赚钱逻辑**:订阅制+API调用费,边际成本接近零。 代表企业:OpenAI、Anthropic、百度文心一言。
2. 自动驾驶
2023年L2及以上渗透率约35%,L4商业化预计2026年启动。 **盈利拐点**:Robotaxi单车日均收入≥300元即可覆盖成本。 代表企业:Waymo、Cruise、小鹏汽车。
3. AI芯片
2023年市场规模约450亿美元,英伟达独占80%份额。 **新机会**:存算一体、光子芯片、RISC-V架构。 代表企业:寒武纪、Graphcore、曦智科技。
中国AI企业如何突围?
**路径一:垂直场景深耕** 医疗影像AI:联影智能、推想科技,用数据壁垒换时间窗口。 **路径二:开源生态卡位** 阿里通义千问、清华ChatGLM,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。 **路径三:出海东南亚** 复制国内SaaS模式,印尼、越南人力成本低30%,数据合规宽松。
政策与合规:是紧箍咒还是护城河?
**国内**:算法备案、数据出境评估,合规成本增加15%,但淘汰小玩家。 **欧盟**:AI Act 2024落地,高风险应用需CE认证,利好头部企业。 **美国**:出口管制升级,A100/H100禁售中国,倒逼国产替代。

投资人现在最关心什么?
**一问:商业化路径是否清晰?** 答:看ARR(年度经常性收入)增速,>100%才算健康。 **二问:数据飞轮能否持续?** 答:用户越多→数据越多→模型越强→用户更多,飞轮转速≥3个月翻倍。 **三问:团队基因是否匹配?** 答:技术+产业+销售铁三角,缺一不可。
未来五年三大变量
**变量一:算力成本** 如果GPU价格再降50%,中小团队也能训练百亿级模型。 **变量二:多模态突破** 文本+图像+视频统一模型,可能诞生下一代抖音。 **变量三:AI Agent普及** AutoGPT类产品成熟后,企业人力成本或下降20%-40%。
普通从业者如何上车?
**技术岗**:掌握PyTorch+DeepSpeed+LoRA微调,月薪涨幅30%。 **产品岗**:学习Prompt Engineering,成为“AI需求翻译官”。 **销售岗**:主攻金融、政务两大付费意愿强的行业,提成上不封顶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