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航空运输行业现状:需求与供给的博弈
全球客运量何时恢复到疫情前水平?2024年国际航协预测全球客运量将首次超过2019年,达到105%水平。国内航线率先复苏,国际航线受签证与航权限制恢复较慢。供给端则出现飞机交付延迟、发动机检修排队、飞行员短缺三重瓶颈,导致运力投放谨慎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二、政策风向:碳中和与航权开放的双刃剑
碳排放交易体系(ETS)将如何影响票价?欧盟将航空业纳入ETS后,每张中欧往返机票可能上涨12–30欧元。国内方面,“十四五”民航规划提出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掺混比例达到2%,直接推高航油成本。与此同时,东南亚多国单边开放第五航权,为低成本航空开辟新战场。
三、技术革新:数字化与可持续航空燃料
1. 数字化运营
- AI航班调度系统可将航班过站时间缩短5–7分钟,全年为中型航司节省数千万美元。
- 数字孪生机场在深圳宝安试点,行李分拣效率提升18%。
2. 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
SAF何时具备价格竞争力?当原油价格高于110美元/桶时,SAF与化石航油成本持平。目前全球SAF产能仅能满足航空业需求的0.3%,霍尼韦尔UOP预计2030年产能将扩大至2000万吨/年。
四、竞争格局:全服务、低成本与超级承运人
三大阵营如何分化?
- 全服务航空:通过“超级经济舱”与“空中酒店”概念提升客单价,阿联酋航空A380头等舱单程票价最高突破3万美元。
- 低成本航空:亚洲市场渗透率已达32%,越捷航空通过机上彩票销售将辅营收入占比拉高至28%。
- 超级承运人联盟:天合联盟与寰宇一家在跨太平洋航线实施联合定价,客座率提升4–6个百分点。
五、盈利模式:从“卖座位”到“卖场景”
航空公司的盈利点正在转移:
- 动态定价算法:达美航空利用AI对2000个变量实时运算,单座收益提高6.8%。
- 里程货币化:美国航空AAdvantage估值高达240亿美元,超过航司本身市值。
- 机上电商:厦门航空与茅台合作,单航班酒水销售额突破50万元。
六、风险预警:汇率、油价与地缘政治
哪些黑天鹅最致命?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油价:每桶上涨10美元,全球航司利润减少130亿美元。
- 汇率:人民币兑美元贬值1%,南航净利润下滑3.2亿元。
- 地缘政治:俄乌冲突导致欧亚航线绕行,单程燃油成本增加5–7万美元。
七、未来五年:三大确定性趋势
1. 区域航空市场爆发
中国二三线城市直飞日韩、东南亚的“第五波航线”将涌现,2030年区域航空旅客年增速或达9%。
2. 航空物流“客改货”常态化
跨境电商推动全货机需求,波音777-300ER改装货机订单已排至2027年。
3. 空中互联网商业化
星链与松下航电合作,2026年机上Wi-Fi成本降至每航班300美元,直播带货与云会议成为新场景。
八、投资者视角:如何筛选航空股
关键指标:
- RASM(单位可用座位英里收入):高于行业均值5%以上视为定价能力强。
- 净负债率:低于70%的航司具备穿越周期能力。
- SAF采购协议:已锁定未来五年SAF供应的航司将获得ESG溢价。
九、旅客体验:从“位移”到“时间价值”
旅客愿意为哪些增值服务买单?2024年携程调研显示,62%的商务旅客愿为“快速安检+休息室”套餐支付200元。航司与机场正联手打造“门到门”一站式解决方案,包括行李直挂高铁、市区值机等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