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高端化红利真的来了吗?
**是的,高端化红利已经显现,并且至少还能持续五年。** 根据《2024中国白酒消费白皮书》,零售价800元以上的产品销量三年复合增速达到23%,远超行业整体5%的水平。为什么高端化突然加速? - **消费升级**:人均GDP突破1.2万美元后,面子消费与收藏需求同步爆发。 - **供给端主动控量**:头部酒企通过“配额制”人为制造稀缺,飞天茅台批价稳定在2700元就是典型案例。 - **金融属性强化**:老酒交易平台年交易额突破300亿,53度酱香酒成为“液体黄金”。 ---二、区域酒企如何突破“高端化天花板”?
**答案:用“次高端+文化IP”打组合拳。** 区域品牌直接对标茅台、五粮液不现实,但300-800元价格带仍有空档。具体打法: 1. **绑定地域文化**:如酒鬼酒的“内参”系列,用湘西神秘文化包装,终端价从500元拉升至1200元。 2. **场景化定价**:推出“建厂60周年限量坛装酒”,定价1888元主攻企业团购,实际走量的是同系列398元标准装。 3. **渠道杠杆**:与高端餐饮合作“扫码得年份老酒”活动,把品鉴成本转嫁给终端,某皖北酒企用这招把核心店单店产出提升4倍。 ---三、酱香热还能火多久?
**理性看,酱香品类增速会从40%回落至15%,但有两个细分机会:** - **坤沙酱酒下沉**:茅台镇中小酒厂开始推200元价位带“口粮酱酒”,用“12987工艺”教育大众市场。 - **酱香威士忌化**:习酒推出的“酱酒冰饮”在日本市场试水成功,打破了“白酒只能温饮”的刻板印象。 ---四、年轻人在抛弃白酒吗?
**数据揭示真相:18-30岁人群白酒消费额三年增长58%,但喝法彻底变了。** - **场景迁移**:从“敬领导”变成“露营微醺”,江小白推出的23度水蜜桃高粱酒,用“气泡+低度”切走啤酒份额。 - **包装革命**:观云白酒的“星际蓝”磨砂瓶在小红书被二次创作成花瓶,颜值即流量。 - **玩法升级**:李渡的“白酒盲盒”开盒率35%,远高于传统促销品,本质是游戏化营销的胜利。 ---五、数字化渠道是伪命题吗?
**线下仍是基本盘,但数字化决定生死。** 头部酒企的私域玩法值得拆解: - **五粮液**:企业微信社群“501俱乐部”沉淀200万高净值用户,新品发布优先在群内预售,3天回款2.3亿。 - **汾酒**:抖音直播用“酿酒大师出镜+限时封坛”话术,单场GMV破800万,关键在把直播间观众导流到线下专卖店提货。 ---六、经销商的护城河在哪?
**未来三年,80%的中小经销商将被淘汰,幸存者必备三种能力:** 1. **老酒运营**:建立专业老酒鉴定团队,某河南经销商靠回收2003年剑南春,单瓶利润超过新酒3倍。 2. **圈层服务**:转型“酒管家”,为企业客户提供“基酒定制+老酒银行”服务,客单价从5万提升至50万。 3. **数据化选品**:用进销存系统分析终端扫码数据,发现某款光瓶酒在夜宵渠道复购率47%,果断砍掉滞销礼盒线。 ---七、政策风险如何预判?
**紧盯两个信号:消费税改革与反腐力度。** - **消费税**:若从生产端改为零售端征收,300元以下产品成本将上升12%,提前布局高毛利产品能对冲风险。 - **反腐**:公务接待禁酒令若升级,**团购渠道占比超过60%的品牌将受冲击**,需加速向商务宴席场景转移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