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同一条街,隔壁店天天排队你却门可罗雀?
很多老板把“没客人”简单归结为“地段差”。其实,**客流量的本质是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**。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

- 我的目标客群是谁?他们几点出没?
 - 他们为什么非要选我而不是隔壁?
 - 他们吃完后,愿不愿意再带朋友来?
 
二、线下引流的四张王牌:从“路过”到“进店”只差一步
1. 门头就是最大的广告位
人眼在7秒内决定是否停留。**门头字体≥30cm、主色对比度≥70%、品类关键词+爆款菜名**缺一不可。例如“川味小馆|爆款水煮鱼月销8000份”,把“川味”和“水煮鱼”同时塞进顾客视线。
2. 五步截流法:把路人变顾客
- **3米外**:香味拦截——烤鱼店把烤炉搬到门口,香味飘满半条街。
 - **2米外**:声音拦截——店员用扩音器喊“今日招牌菜第二份半价”。
 - **1米外**:视觉拦截——小黑板手写“今日限量30份,卖完收摊”。
 - **0.5米外**:触觉拦截——递上牙签试吃,入口即成交。
 - **进店后**:桌贴二维码扫码送饮料,顺势引导加社群。
 
3. 社群裂变:让老顾客带新人
建群别只发优惠券,用“**周三霸王餐抽签**”刺激活跃。规则:群里满100人抽3人免单,被抽中的人必须带一位新顾客。一周拉新50人,成本仅3份菜。
三、外卖平台怎么排名靠前?先搞懂平台的“潜规则”
1. 权重公式拆解:销量≠一切
平台排名=**近7日交易额×30% + 近30日好评率×25% + 门店转化率×20% + 配送满意度×15% + 活动力度×10%**。很多商家死磕销量,却忽略了**“转化率”和“好评率”**这两个低成本杠杆。
2. 转化率提升三板斧
- **主图**:用“菜+人”场景图比纯菜图点击率高42%。例如水煮鱼旁边放蘸料碗和米饭,暗示“一人食也管饱”。
 - **满减门槛**:别盲目设“满50减20”。测试发现“满38减15”比“满40减18”下单率高18%,**关键在让顾客觉得“跳一跳够得着”**。
 - **差评挽回**:收到差评30分钟内私信顾客,补发红包+重做一份菜,**48小时内改评率可达65%**。
 
3. 关键词埋词技巧:让系统“误以为”你最相关
平台搜索逻辑类似淘宝。**标题前12个字权重最高**,把“品类+场景+爆款”组合:如“川味水煮鱼·一人食·午餐爆款”。**副标题和商品标签**继续埋词:“麻辣”“下饭”“加班餐”,覆盖更多搜索场景。
四、数据复盘:每周花20分钟,找到增长杠杆
下载平台“经营分析”报表,重点盯三个指标:

- **曝光-进店转化率<8%**:说明主图或满减有问题。
 - **进店-下单转化率<15%**:检查菜品排序、评价或配送费。
 - **复购率<20%**:优化社群运营或推“下次可用”的专属券。
 
把问题指标标红,下周只改一个变量,**用A/B测试验证效果**。例如把“满50减20”改成“满48减18”,观察3天数据变化。
五、案例:一家月销200单的烤鱼店如何逆袭到月销6000单?
背景:成都某商场负一楼烤鱼店,日均客流不足30人。
第一步:线下截流
把烤炉搬到电梯口,**香味+“现烤活鱼”灯牌**截住下楼顾客。3天内日均进店从30人涨到120人。
第二步:外卖优化
- 主图换成“烤鱼+冰粉”套餐图,**点击率从6%涨到11%**。
 - 把“满88减30”拆成“满68减20+赠品”,**转化率从12%涨到19%**。
 - 差评全部电话回访,**30天好评率从87%涨到96%**。
 
第三步:社群锁客
每桌扫码送“烤鱼底料”,进群后每周发“暗号券”。**复购率从15%涨到38%**,外卖自然排名冲到商圈前3。
六、老板最容易踩的3个坑
坑1:盲目投流——平台推广通没优化好,投100元亏80元。先做到自然排名前20再投钱。

坑2:菜品太多——SKU超过60个,后厨出餐慢、库存积压。砍掉尾部的30%菜品,**营业额反涨20%**。
坑3:忽视营业时间——很多店晚上10点下线,但写字楼夜宵订单占全天15%。**延长营业到12点**,单量直接+300。
    			
    		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