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G基站建设成本_如何降低通信运营商支出

新网编辑 9 0

为什么5G基站造价居高不下?

单站CAPEX(资本性支出)由四大部分构成:主设备、土建配套、电力引入、传输链路。以国内一线城市宏站为例,2023年主流报价区间在45万~60万元,其中:
- 64T64R AAU占主设备成本的65%
- 新建铁塔及机房土建12万~18万元
- 10kV高压引电平均8万~12万元
- 前传25G光模块与光缆3万~5万元
再加上频谱占用费、物业协调费、环保测评费等隐性支出,整体预算往往超概算10%以上。

5G基站建设成本_如何降低通信运营商支出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如何降低主设备采购成本?

1. 集采“拆包”策略

运营商可将AAU、BBU、电源、天线分拆招标,引入白盒化、模块化供应商,打破传统“打包溢价”。2023年中国电信某省分公司通过拆包,单站主设备价格下降18.7%

2. 二手翻新与利旧

对退网的4G RRU、电源模块进行官方翻新认证,可直接用于5G NSA场景。中国移动研究院测试表明,翻新设备在MTBF、功耗、误码率指标上与新品差异小于2%,而价格仅为新品的35%


土建配套还能再省多少?

1. 共享社会杆塔

市政路灯杆、监控杆、公交站牌均可挂载微站,单站可节省铁塔租赁费3万~5万元/年。需提前与城管、电力部门签署“一杆多用”框架协议,避免后期进场受阻。

2. 预制模块化机房

采用钢结构+聚氨酯保温板的预制舱,现场吊装仅需4小时,较传统土建缩短工期70%,综合造价下降25%。同时支持分期扩容,减少初期投资。


电力引入有没有“曲线救国”方案?

1. 直流叠光+储能

在日照资源二类以上地区,部署6kW光伏+10kWh锂电,可削峰30%,年省电费1.2万~1.5万元。配合动态电压调节,还能降低电池循环次数,延长寿命至8年以上

5G基站建设成本_如何降低通信运营商支出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直供电改转供电

园区、商业综合体业主协商,采用“表前直供”模式,电价由1.2元/kWh降至0.65元/kWh。需安装双向计量谐波治理装置,避免电网罚款。


传输链路如何“瘦身”?

1. 前传半有源波分

12波CWDM替代传统6芯裸纤,单站可节省光缆80%,且支持链路保护。实测时延增加<0.1ms,对eMBB业务无感知。

2. 智能载波关断

低负荷时段关闭部分载波,仅保留20MHz锚点,可使前传带宽需求下降60%,光模块功耗同步降低45%


政策与金融工具如何再降10%?

1. 地方专项债+绿色基金

2024年起,多地政府将5G基站纳入新基建专项债支持目录,利率低至2.8%,期限10年。运营商可用未来电费收益权质押,撬动1:3杠杆。

2. 共享税返模式

铁塔公司、民营资本成立SPV,采用“建设-运营-移交”(BOT)模式,前5年由合作方承担70%投资,运营商以租金+流量分成回购,IRR可提升5~7个百分点

5G基站建设成本_如何降低通信运营商支出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未来三年还能省在哪?

随着RedCap、5G-A、Passive IoT商用,基站形态将进一步小型化、低功耗化。预计到2026年:
- 64T64R AAU单价将降至8万元以内
- 土建成本通过“零机房”方案再降40%
- 智能能源管理使电费占比从18%降至12%
- 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合计可覆盖15%CAPEX。
提前布局技术路线、锁定政策窗口期,是运营商下一阶段降本的核心抓手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