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市场现状:量稳价升背后的三大驱动力
2023年中国乳制品零售规模突破6800亿元,液态奶占比仍超六成,但增速放缓至3.8%。量稳价升成为关键词:

- 原奶价格连续三年在4.1—4.3元/公斤区间震荡,成本端压力趋稳;
- 高端白奶(蛋白质含量≥3.6g/100ml)销售额增速达18%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;
- 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20年的28%提升至2023年的37%,冷链下沉功不可没。
二、消费结构:谁在买?买什么?买多少?
1. 人群画像:Z世代与银发族双向扩容
• Z世代贡献线上乳品销售额的42%,偏好0乳糖、高蛋白、便携小包装;
• 60岁以上人群年复合增速9.4%,钙强化功能奶成为首选。
2. 品类热度:奶酪、成人奶粉成“黑马”
• 再制奶酪零售量三年翻番,马苏里拉碎在家庭烘焙场景爆发;
• 成人奶粉2023年线上销量增速26%,控糖、添加益生菌是卖点。
三、供应链透视:从牧场到餐桌的降本增效
1. 上游:规模化牧场占比突破70%
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数据显示,千头以上牧场单公斤奶饲喂成本已降至2.05元,较散户低0.4元。
2. 中游:区域乳企“鲜半径”优势放大
以新希望、君乐宝为代表的企业通过72℃巴氏杀菌+15天超巴技术,将销售半径从300公里延伸至800公里。
3. 下游:即时零售重构“最后一公里”
美团买菜、叮咚买菜的乳品SKU数两年增长3倍,30分钟达履约使低温奶复购率提升22个百分点。

四、政策与标准:新国标如何重塑竞争格局?
2023年落地的《灭菌乳》新国标将乳蛋白最低标准从2.9g提至3.0g/100ml,直接淘汰中小品牌12%的SKU。同时:
- 婴配粉“新国标”二次配方注册,预计2025年前将清退30%以上中小工厂;
- 奶酪棒团标限制干酪添加量≥50%,利好妙可蓝多、百吉福等头部。
五、未来五年增长潜力:三大赛道与两大变量
赛道一:功能性乳制品
•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,助眠、护眼、运动修复是研发热点;
• 乳铁蛋白添加量≥100mg/100ml的高端线溢价可达80%。
赛道二:奶酪B端餐饮化
• 西式快餐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90%,披萨、汉堡、烘焙三大场景年用奶酪量增速15%;
• 国产马苏里拉价格较进口低12%-15%,替代空间巨大。
赛道三:跨境有机奶
• 中国有机奶消费量仅为欧盟的1/7,澳洲、新西兰有机奶进口关税2025年将降至0%。
变量一:植物基冲击有限
燕麦奶虽火爆,但2023年零售额仅48亿元,蛋白质含量与牛奶差距仍是硬伤。

变量二:下沉市场冷链短板
县域市场低温奶渗透率仅19%,共享冷库+村级冰柜模式能否跑通,决定增量天花板。
六、企业策略:如何在存量竞争中突围?
• 伊利押注“活性乳铁蛋白”专利,2024年将推出常温长效90天的HMB功能奶;
• 蒙牛与茅台联名冰淇淋后,计划2025年前开设3000家奶酪主题店;
• 飞鹤切入3岁以上儿童奶粉赛道,单罐定价突破400元,毛利率超75%。
对于区域乳企,“鲜立方”模式(城市中心工厂+卫星前置仓)可将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3天以内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2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