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医药行业的“战略群组”?
在医药赛道里,**战略群组**并不是简单的“大中小”企业分类,而是把**商业模式、资源配置、技术路线、渠道打法**高度相似的公司归为一组。同一群组内部竞争激烈,跨群组则壁垒明显。

为什么要做战略群组分析?
自问:新药烧钱如流水,资源有限,**不聚焦就等于自杀**。 自答:通过群组划分,可以**快速锁定直接对手、发现空白生态位、预判政策冲击**,让战略部少走弯路。
- 锁定对手:避免把CRO公司当成制药巨头去打。
- 发现空白:罕见病生物药群组竞争者寥寥,可能就是蓝海。
- 预判政策:带量采购主要冲击化学仿制药群组,创新生物药群组暂时安全。
医药企业划分战略群组的六大维度
1. 技术路线
化学小分子、生物大分子、细胞基因治疗、中药经典名方,**技术壁垒差异巨大**,直接决定资本投入与审批路径。
2. 研发强度
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≥15%的归为**创新药群组**;<5%的则落入**仿制或原料药群组**。
3. 产品组合宽度
单品打天下(如PD-1)与多管线矩阵(如恒瑞、复星)分属不同群组,前者风险集中,后者抗政策波动更强。
4. 渠道模式
院内处方药、零售药房、DTP专业药房、互联网医院直销,**四种渠道对应四组打法**。

5. 供应链纵深
从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企业 VS 轻资产MAH持证企业,成本结构与议价能力截然不同。
6. 国际化程度
FDA/EMA申报数量、海外收入占比,可把企业分为**本土深耕型**与**全球同步型**。
实战案例:国内肿瘤药市场的群组地图
用二维矩阵展示“技术路线×渠道模式”:
院内处方药 | DTP药房 | |
---|---|---|
化学小分子靶向药 | 齐鲁、豪森 | 贝达、艾森 |
生物大分子单抗 | 信达、君实 | 复宏汉霖、百济神州 |
可以看出,**同一格子内部价格战最惨烈**,跨格子则可通过渠道差异化避开正面冲突。
如何收集数据完成群组画像?
- 年报+招股书:抓取研发费用、收入结构、毛利率。
- CDE临床试验登记平台:统计IND与NDA数量,判断管线厚度。
- 医药魔方、米内网:拉取医院销售额、药店零售数据。
- 海关进出口数据:验证国际化程度。
常见误区与纠偏
误区一:只看规模——把石药与恒瑞放一组,忽视后者生物药占比已超40%。 纠偏:引入“生物药收入占比”作为第三维度。

误区二:忽略政策窗口——2023年胰岛素专项集采后,**通化东宝**从“高毛利群组”瞬间滑入“薄利群组”。 纠偏:每季度复盘一次群组边界,动态调整。
如何利用群组分析制定进攻路线?
假设你是一家**细胞治疗初创公司**:
- Step1:确认自己处于“高技术+高监管”群组,直接对手是药明巨诺、复星凯特。
- Step2:发现该群组渠道高度依赖**三甲医院血液科**,DTP药房覆盖不足。
- Step3:与国药控股共建**细胞治疗专业DTP冷链药房**,提前卡位。
- Step4:利用MAH制度,将生产外包给有GMP证的CDMO,保持轻资产。
未来五年群组演变的三大信号
信号一:ADC技术成熟——化学与生物药边界模糊,可能诞生“化学-生物偶联”新群组。
信号二:医保支付改革——DRG/DIP推广后,**高值创新药**与**成本敏感型仿制药**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信号三:AI药物发现商业化——算法公司与传统Big Pharma合作加深,出现“AI赋能型”混合群组。
一张自检清单:你的企业该归入哪一组?
请对照以下问题,用“是/否”回答,**超过四项为“是”则归入对应群组**:
- 是否拥有≥3个临床III期创新药?
- 海外收入占比是否≥20%?
- 是否自建原料药+制剂一体化产能?
- 是否布局互联网医院直销?
- 是否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?
把答案填入Excel,再用聚类算法跑一遍,**群组边界自然浮现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