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五年全球铝需求到底会涨多少?
国际铝业协会(IAI)给出的最新模型显示,2024—2029年全球原铝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.8%,总量将从目前的7,100万吨抬升至8,600万吨上下。拉动因素主要集中在三条赛道:

-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:单车用铝量将由180 kg增至260 kg;
- 光伏边框+储能电池包:2025年起每年额外带来120万吨铝材需求;
- 电网特高压改造:铝绞线替代铜绞线趋势加速,年增量约60万吨。
电解铝产能扩张集中在哪些区域?
过去十年,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电解铝产能的七成,但2024年起,新增重心正在西移。
- 东南亚:印尼、马来西亚依托水电与港口优势,规划产能合计480万吨,预计2026年陆续投产;
- 中东:阿联酋、沙特利用廉价油气发电,新增产能300万吨,2027年前投放;
- 中国西部:云南、四川仍有200万吨指标待释放,但受枯水期限产约束,实际投放节奏慢于规划。
产能扩张会不会导致长期过剩?
自问:新增产能全部落地后,全球电解铝是否必然进入过剩周期?
自答:不一定。关键变量在能源成本与碳排放政策。
- 若布伦特油价长期高于85美元/桶,中东自备电厂成本优势将被削弱,部分项目可能推迟;
- 欧盟CBAM(碳边境调节机制)2026年全面实施,高碳排放产能将被征收每吨铝约450—600元的碳关税,直接压缩利润;
- 中国“产能天花板”4500万吨红线仍在,违规新增随时面临强制关停风险。
对价格的传导路径:先跌后稳再分化
根据CRU与Wood Mackenzie联合推演,2025—2027年新增产能集中投放,LME三月期铝可能下探至2,050美元/吨;2028年起,绿色低碳铝溢价扩大,水电铝与再生铝价格将比煤电铝高出150—200美元/吨。
企业如何对冲产能扩张风险?
上游矿山:锁定优质铝土矿资源
印尼2023年6月起禁止铝土矿出口,几内亚政局不稳,**提前签署长协矿或参股矿山**成为电解铝厂的首要任务。
中游冶炼:布局绿电与再生铝
云南、四川的水电铝项目已享受0.25元/度左右的电价,叠加绿电证书溢价,吨铝成本较煤电低800—1,000元;再生铝能耗仅为电解铝的5%,2025年国内再生铝产量有望突破1,200万吨。

下游加工:绑定终端大客户
汽车板、电池箔、光伏型材三大高端领域订单周期长、认证壁垒高,**提前三年锁定特斯拉、比亚迪、隆基等头部客户**,可平滑价格波动。
投资者应关注哪些先行指标?
- 全球电解铝库存天数:低于45天意味着供需紧平衡;
- 中国铝材出口量:若单月出口连续三个月低于45万吨,内需已足以消化新增产能;
- 云南电网日度负荷曲线:枯水期限电强度决定实际运行产能。
政策变量:碳交易与电价浮动
中国全国碳市场预计2025年将电解铝纳入,**吨铝排放基准值设定为9.2吨CO₂**,超出部分需购买配额。若碳价升至100元/吨,煤电铝成本将抬升300—400元/吨,与水电铝成本差进一步拉大。
技术迭代:惰性阳极与赤泥综合利用
惰性阳极技术可使电解过程不再消耗碳阳极,理论上减少1.5吨CO₂/吨铝,但当前吨铝投资增加1,200美元,商业化节点预计在2030年前后。赤泥含氧化铝18%—22%,欧洲已试验酸法回收,若规模化推广,可额外贡献5%—7%的氧化铝供给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