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行业市场结构?
行业市场结构,指的是一个行业内企业数量、规模分布、产品差异化程度、进入壁垒、价格控制力等要素的综合状态。它决定了竞争强度、盈利水平与长期演进方向。

常见误区:很多人把“行业规模”当成“行业结构”,其实规模只是结构的一个维度。
二、行业市场结构的四大经典模型
1. 完全竞争
- 企业数量:极多
- 产品差异:无差异
- 进入壁垒:极低
- 价格控制力:零
2. 垄断竞争
- 企业数量:较多
- 产品差异:显著
- 进入壁垒:低
- 价格控制力:有限
3. 寡头垄断
- 企业数量:少数几家
- 产品差异:可有可无
- 进入壁垒:高
- 价格控制力:强
4. 完全垄断
- 企业数量:唯一
- 产品差异:无替代品
- 进入壁垒:极高
- 价格控制力:绝对
三、如何快速识别行业市场结构?
步骤一:看集中度
用CR4或CR8(前四或前八家企业市占率之和)判断:
- CR4<20%: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
- 20%≤CR4<60%: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
- CR4≥60%: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
步骤二:看进入壁垒
自问:新公司要多久才能盈利?
- <1年:低壁垒
- 1–3年:中壁垒
- >3年:高壁垒
步骤三:看产品差异
用消费者转换成本衡量:
- 几乎为零:完全竞争
- 轻微:垄断竞争
- 显著:寡头垄断
- 极高:完全垄断
四、写作行业结构文章的五大框架
框架1:倒金字塔法
先给出结论,再层层展开数据与案例。

- 开头一句话点明行业属于哪种结构
- 用CR4、利润率、进入壁垒三张图支撑
- 用头部企业案例验证
框架2:对比法
把目标行业与相邻行业做对比:
- 新能源车 vs 燃油车
- 预制菜 vs 外卖
通过差异反衬结构特征。
框架3:时间轴法
按萌芽—成长—成熟—衰退四阶段写结构演变:
- 萌芽:完全竞争
- 成长:垄断竞争
- 成熟:寡头垄断
- 衰退:垄断或退出
框架4:五力模型嵌入法
把波特五力直接嵌进结构分析:
- 现有竞争者:决定集中度
- 潜在进入者:决定壁垒
- 替代品:决定产品差异
- 供应商/买方议价力:决定利润池分布
框架5:数据故事法
用一条核心数据做引子:

“2023年,中国动力电池CR2已达72%,行业结构已从垄断竞争滑向寡头垄断。”
随后展开:为什么是72%?第二名如何追赶?政策如何影响?
五、实战案例:如何拆解预制菜市场结构?
1. 集中度
2023年预制菜CR5=18%,属于高度分散的垄断竞争。
2. 进入壁垒
- 资金:中等(建厂需5000万—2亿元)
- 渠道:高(餐饮连锁绑定)
- 品牌:低(消费者尚未形成忠诚度)
3. 产品差异
菜系、口味、健康标签差异显著,但转换成本极低。
4. 未来演进
预计2026年CR5将升至35%,行业结构向寡头垄断过渡,并购窗口期仅剩三年。
六、常见写作陷阱与规避技巧
陷阱1:只列数据不解释
错误示范:“CR4=45%。”
正确写法:“CR4=45%,意味着头部四家已掌握近半渠道资源,新品牌必须差异化+资本双轮驱动才能突围。”
陷阱2:忽略区域差异
把全国CR4当成区域CR4,导致误判。应分一线、下沉、县域三层统计。
陷阱3:静态视角
行业结构会随政策、技术、资本周期变化。写作时应加入动态情景:
- 政策:食品安全标准提升→壁垒抬高
- 技术:液氮锁鲜普及→产品差异缩小
- 资本:热钱涌入→集中度短期下降
七、如何为不同受众定制结构分析?
给投资人
突出盈利周期与退出路径:
- 寡头垄断:PE倍数高,适合Pre-IPO
- 垄断竞争:赛道红利大,适合VC早期
给创业者
突出缝隙市场与差异化切口:
- 在CR4<20%的赛道里,找细分场景(如健身餐预制菜)
- 在CR4>60%的赛道里,做供应链服务商而非品牌
给政策制定者
突出就业与反垄断:
- 完全竞争:就业容量大,但利润薄
- 寡头垄断:税收高,但需防范价格同盟
八、工具箱:3个免费数据源+2个可视化模板
免费数据源
- 国家统计局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”
- 企查查“产业链图谱”
- IT桔子“投融资事件库”
可视化模板
- 集中度折线图:横轴年份,纵轴CR4
- 进入壁垒雷达图:资金、技术、渠道、政策四维
九、自问自答:写作中最容易卡壳的3个瞬间
Q:数据断层怎么办?
A:用代理指标,例如缺少CR4,就用头部企业营收增速差替代。
Q:行业太新,没有官方口径?
A:先做专家深访,再用“自下而上”法估算:单店模型×门店数×渗透率。
Q:文章太长,读者跳读?
A:每300字插入一个加粗小标题,并在段尾放“一句话结论”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