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钢材价格为何先抑后扬?
2017年初,螺纹钢现货均价还在3200元/吨徘徊,到了12月却冲至4700元/吨,涨幅接近50%。这种“V”型反转主要由以下因素叠加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地条钢出清:上半年取缔1.4亿吨中频炉产能,直接砍掉供给端10%的粗钢产量。
- 环保限产:“2+26”城市采暖季限产50%,高炉开工率从85%骤降至63%。
- 需求超预期: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全年增长7%,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在15%以上。
钢材市场供需如何?
2017年国内粗钢产量8.32亿吨,同比增长5.7%,但表观消费量却达到7.65亿吨,同比增幅高达8.3%。供需缺口靠什么弥补?
进口激增还是库存转移?
全年钢材进口量仅1330万吨,增幅有限;社会库存从3月峰值1650万吨降至12月的830万吨,证明需求消化能力极强。
哪些品种涨幅最大?
按绝对值排序:
- 螺纹钢HRB400 20mm:全年上涨1450元/吨
- 热轧卷板Q235 5.5mm:全年上涨1200元/吨
- 冷轧板卷SPCC 1.0mm:全年上涨1100元/吨
螺纹钢领涨的核心逻辑在于长材需求弹性大于板材,且地条钢主要影响建筑钢材。
钢厂利润为何创十年新高?
2017年螺纹钢吨钢毛利一度突破1800元,远超2016年平均水平(400元)。成本端铁矿石价格仅上涨21%,而焦炭价格因环保限产反而下跌15%,剪刀差效应显著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下游行业谁最受伤?
机械制造业采购成本上升12%,但产品提价幅度仅6%;家电行业通过铝代钢减少3%的钢材用量;最惨的是造船业,新接订单同比下降25%,部分船厂被迫减产。
2018年走势预判关键变量
产能置换能否落地?
已公示的产能置换方案显示,2018-2020年将净增电炉钢产能2000万吨,但投产进度取决于废钢资源供应。
需求端会否熄火?
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可能从7%回落至3%,但雄安新区建设将带来年均500万吨的额外需求。
贸易商如何操作?
2017年冬储教训:11月囤货者成本在4300元/吨,次年3月跌至3900元,亏损9%。建议采用期现结合策略:
- 现货库存不超过月均销量的30%
- 在螺纹钢期货升水200元以上时做卖出套保
- 关注社会库存周环比变化而非绝对值
政策风险点在哪里?
2017年12月工信部已明确2018年钢铁去产能3000万吨,但重点转向僵尸企业而非在产产能。需警惕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环保标准进一步加严(如超低排放改造)
- 出口关税调整(目前热卷出口退税率仍为13%)
- 电弧炉产能无序释放引发新一轮过剩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