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投放ROI怎么计算?先厘清公式与口径
很多优化师在周报里写“ROI=3”,老板却追问“这是投产比还是利润率?”——这就是口径混乱。标准公式:ROI = (广告带来的净利润 ÷ 广告花费) × 100%。净利润要先扣除产品成本、物流、支付通道等,而不是只看销售额。

常见三种ROI口径对比
- 渠道ROI:以单个投放渠道为维度,便于横向对比。
- 活动ROI:一次大促或新品首发整体核算,含预热、爆发、返场。
- 单品ROI:针对SKU级别,验证爆款模型是否成立。
广告预算如何分配?四步模型拆解
预算分配不是拍脑袋,也不是“去年花多少今年加20%”。下面用四步模型自问自答。
第一步:目标倒推,到底要多少GMV?
问:本月目标GMV 500万,历史全店转化率3%,客单价200元,需要多少UV?
答:500万 ÷ 200元 ÷ 3% ≈ 83.3万UV。
第二步:流量缺口,哪些渠道补?
把83.3万UV拆成:
- 自然流量:预估25万UV
- 私域:预估8万UV
- 付费缺口:83.3 - 25 - 8 = 50.3万UV
第三步:渠道成本,谁最便宜?
用过去30天平均CPC或CPM反推:
- 信息流:CPC 1.2元,50.3万UV需60.4万元
- 搜索:CPC 2.5元,50.3万UV需125.8万元
- KOL短视频:CPM 80元,CTR 5%,换算CPC 1.6元,50.3万UV需80.5万元
显然信息流成本最低,但搜索转化率高,需组合投放。

第四步:动态调优,日维度AB实验
把预算切成10份,每份6万元:
- 3份给信息流,跑素材AB,观察ROI>2.5的组放量;
- 3份给搜索,重点投放高转化词包;
- 2份给KOL,监测带货率;
- 2份机动池,随时补给ROI最高的渠道。
数据埋点:让ROI计算更精准
没有埋点,ROI永远算不准。必须做到:
- UTM参数:渠道、计划、单元、创意四级命名规范;
- 转化回传:下单、支付、复购全链路回传广告平台;
- 归因窗口:电商类建议7天点击+1天展示,线索类建议30天点击。
预算分配常见误区
- 只看前端CPC:忽略后端转化,结果CPC低的渠道ROI反而差。
- 平均分配:把100万预算均分给5个渠道,浪费弹药。
- 忽略时间衰减:大促当天ROI高,但前后三天ROI可能腰斩,需要整体拉平。
案例:美妆新品牌30天冷启动
背景:0基础天猫店,预算30万,目标ROI≥2。
执行细节
- 信息流:20万,跑短视频素材,CTR 2.8%,CPC 0.9元,成交ROI 2.3;
- 搜索:5万,抢品牌词+竞品词,CPC 2.2元,ROI 3.1;
- 达人种草:5万,选5位中腰部KOL,CPM 120元,带来2.4万单,ROI 2.8。
结果
总GMV 78万,净利润34万,整体ROI 2.27,达成目标。
工具推荐:让计算与分配自动化
- Google Analytics 4:跨渠道归因,支持电商漏斗;
- 巨量千川报表:分时段ROI,直接导出Excel;
- Supermetrics:把Facebook、Google、TikTok数据汇总到Google Sheet,自动刷新。

未来趋势:从ROI到CLV
当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单次ROI会失真。下一步要计算客户生命周期价值(CLV):把复购、裂变、会员续费都算进来。公式:
CLV = 平均客单价 × 年购买次数 × 客户生命周期年数 - 获客成本。
只要CLV>获客成本,即使首单ROI<1,也值得加大预算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