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国内旅游复苏趋势_如何抓住小众目的地红利

新网编辑 15 0

为什么今年国内旅游会出现“报复性反弹”?

文旅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1—5月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8%,**人均消费却仅恢复至92%**。这说明游客回来了,但花钱更谨慎,**“高性价比+独特体验”**成为决策核心。

2024年国内旅游复苏趋势_如何抓住小众目的地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小众目的地凭什么突然走红?

1. 信息差被短视频抹平

过去只有资深玩家知道的甘南扎尕那、广西崇左、福建霞浦,现在一条15秒视频就能带火一座县城。平台算法把“冷门”推给“厌倦热门”的人群,供需瞬间匹配。


2. 高铁网络把“远方”变“周末”

贵南高铁、川青铁路等新线开通后,**成都到甘南4小时、南宁到崇左50分钟**。交通时间缩短50%,直接把小众目的地拉进“周末2.5小时度假圈”。


3. 地方政府的“泼天流量”补贴

贵州对组织百人以上高铁团的旅行社奖励5万元/列;广西对抖音播放量超千万的本地景区补贴50%推广费。官方下场,让中小景区第一次有了和大景区同台竞技的预算。

如何判断一个小众目的地能否持续?

自问:它的核心卖点是否具备“三可”?

  • 可拍性:是否有视觉锤级别的场景(如霞浦的滩涂光影、扎尕那的石城云海)
  • 可玩性:能否在48小时内设计3种以上体验(徒步、非遗、美食)
  • 可晒性:能否让用户产生“炫耀型”社交货币(“全国只有1%的人来过”)

自答:用“五一实测法”验证

五一假期后,查看抖音POI热度环比携程搜索指数民宿复购率三项数据。若热度增长超300%且复购率高于15%,说明不是昙花一现。

旅行社/酒店如何提前卡位?

1. 供应链:先锁资源再谈流量

崇左明仕田园的网红民宿“野白”去年11月就与村民签下三年稻田景观独家拍摄权,今年五一房价涨到1800元/晚仍满房。**资源独占期就是溢价期**。

2024年国内旅游复苏趋势_如何抓住小众目的地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产品:把“观光”变“沉浸式剧本”

甘南扎尕那的“游牧合伙人”线路,让游客跟着藏族阿妈做糌粑、帮牧民转场,客单价从800元涨到2800元,小红书笔记自带“人生清单”标签。


3. 渠道:用“本地生活号”而非“旅游号”起号

抖音上霞浦民宿老板@闽D阿峰用渔民视角拍“赶海日常”,半年涨粉50万,引流到店转化率达30%。**旅游内容太卷,生活化内容反而稀缺**。

风险预警:小众目的地可能踩的坑

1. 接待能力突然超载

2023年某贵州溶洞景区因网红打卡,单日涌入2万人,排队5小时,差评率飙升至47%。**提前与当地政府共建“预约制”是必修课**。


2. 同质化内容反噬

当所有霞浦民宿都在拍“渔女撒网”,用户开始审美疲劳。解决方案是深挖在地文化,比如拍“海带丰收季”而非千篇一律的日落。


3. 政策红线

部分边境小众目的地(如云南怒江)涉及未开放区域,需提前向文旅局报备路线,避免“野景点”被突然查封。

2024年国内旅游复苏趋势_如何抓住小众目的地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25年可能出现的黑马目的地

综合交通规划、地方招商力度、社媒声量三项指标,**新疆博州、江西赣州、黑龙江伊春**具备爆发潜力。其中博州的赛里木湖—温泉县线路,已出现杭州资本包下整村做野奢营地的早期信号。

给从业者的最后建议

别等目的地火了再进场。现在就去租下那栋看得见梯田的老屋,签下那位会唱山歌的非遗传承人,明年你会感谢今天的决定。

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

下一篇能源互联网是什么_全球发展现状如何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