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电子行业前景如何_半导体供应链还会短缺吗

新网编辑 11 0

2024年电子行业是否迎来拐点?半导体供应链还会像过去三年那样“一芯难求”吗?答案是:整体回暖但结构性短缺仍在,先进制程与车规芯片仍是瓶颈。以下用问答式拆解最新行业数据、供需格局与投资机会。

2024电子行业前景如何_半导体供应链还会短缺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全球电子市场规模:触底反弹还是短暂回暖?

IDC最新报告把全年增速从-3.2%上修至+4.6%,主要动力来自:

  • 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+38%,拉动GPU、HBM与高速PCB需求;
  • 折叠屏手机出货有望突破2500万台,OLED驱动IC量价齐升;
  • 新能源车渗透率逼近45%,功率半导体用量是传统燃油车5-7倍

然而消费电子仍处去库存尾声,手机面板、存储器价格反弹力度有限,说明“K型复苏”特征明显。


半导体供应链:哪些环节继续短缺?

先进制程:3nm以下产能被苹果、英伟达“包圆”

台积电3nm月产能年底才爬升至10万片,而苹果A18 Pro与英伟达B100合计需求就超过8万片,留给安卓旗舰SoC的窗口极窄。“抢到产能=抢到市场”的逻辑再次上演。

车规芯片:MCU、IGBT交期仍超40周

虽然消费级MCU已降价,但符合AEC-Q100 Grade1标准的产品仍由英飞凌、瑞萨、NXP三家把持,扩产节奏保守。国内比亚迪半导体、芯旺微的12英寸BCD产线最快2025年才能放量,2024年车规芯片缺口约15%

成熟制程:模拟、电源管理芯片供给宽松

TI、ADI在2023年大举扩产,导致通用模拟IC价格跌幅达20-30%,交期缩短至6-8周,成为少数“买方市场”的细分赛道。

2024电子行业前景如何_半导体供应链还会短缺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区域化供应链:谁在加速“去美国化”或“去中国化”?

美国CHIPS法案补贴细则落地,英特尔、台积电亚利桑那厂获得超150亿美元直接补贴,但建设成本比台湾高30-50%,量产时间推迟至2025-2026年。

与此同时,中国大陆加速国产替代:

  • 中芯国际南二期FinFET产能年底达8万片/月,主攻14nm及以下;
  • 长江存储232层NAND良率突破60%,打入华为、荣耀供应链;
  • 华为昇腾910B算力对标A100,带动国产Chiplet生态。

欧洲则押注碳化硅,意法半导体与格芯的法国Crolles厂2026年满产后,将占全球SiC晶圆25%份额。


投资主线:三条高景气赛道

结合供需缺口与技术迭代,2024年电子行业可重点跟踪:

  1. AI算力链:CoWoS、HBM、800G光模块订单能见度到2025年;
  2. 汽车电动化:SiC MOSFET、车规BMS芯片单价是硅基方案3-5倍
  3. 先进封装:台积电SoIC、日月Fan-out产能翻倍,国产通富、长电跟进。

风险提示:需求不及预期与地缘政治

若美联储延迟降息,消费电子复苏可能低于预期;同时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或再升级,限制14nm以下设备出口,将直接冲击国产逻辑与存储扩产节奏。“库存+政策”双杀仍是最大黑天鹅。

2024电子行业前景如何_半导体供应链还会短缺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企业应对策略:如何穿越周期?

头部厂商已给出示范:

  • 签订长期产能协议:蔚来、小鹏与英飞凌锁定2024-2027年IGBT供应;
  • 布局Chiplet与异构集成:AMD MI300采用5nm+6nm双工艺,降低对最先进节点的依赖;
  • 强化供应链可视化:联想、小米导入AI预测模型,将芯片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45天以内

结语

2024年电子行业不会回到“全面缺货”的疯狂,但结构性短缺与区域化重构将长期存在。抓住AI、汽车、先进封装三大主线,同时警惕需求波动与政策风险,才能在下一轮周期中占据先机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