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行业未来五年趋势_药企如何布局创新药

新网编辑 10 0

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?

过去三年,全球医药支出年复合增速保持在5.2%,而中国市场在医保谈判、带量采购、DRG/DIP支付改革的三重挤压下,**增速回落至3.8%**。政策端从“鼓励仿制”转向“鼓励创新”,**创新药获批数量占全部新药比例已由2018年的12%提升至2023年的47%**。需求端老龄化叠加慢病高发,**60岁以上人群医药消费额是30岁以下人群的4.7倍**。供给端则出现“双过剩”:同质化仿制药过剩,真正临床急需的First-in-class创新药供给不足。

医药行业未来五年趋势_药企如何布局创新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未来五年最确定的三条赛道

1. 肿瘤免疫疗法:PD-1之后看什么?

**双抗、ADC、细胞治疗**三大技术路线已进入商业化拐点。
- 双抗:国内已有5款上市,**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元**,但靶点扎堆CD3×CD19,差异化布局需关注CD3×CLDN18.2。
- ADC:DS-8201的成功让HER2 ADC竞争白热化,**Trop-2、Claudin18.2 ADC成为下一战场**,国内企业已有7款进入III期。
- 细胞治疗:CAR-T价格战已打响,**国内最低报价降至99万元/针**,通用型CAR-NK有望把成本降到20万元以内。


2. 代谢类慢病:GLP-1只是开始?

诺德诺德的司美格鲁肽2023年全球销售额突破200亿美元,**带动国内GLP-1赛道融资事件同比增长340%**。但真正的机会在**“GLP-1+”复方制剂**:
- GLP-1/GIP双靶点:礼来Tirzepatide头对头击败司美,**减重效果额外提升5.4%**。
- GLP-1/胰淀素三靶点:BI与Zealand合作的Survodutide II期数据**减重幅度达19%**,非酒精性脂肪肝适应症潜在市场超300亿美元。


3. 罕见病:从“没人做”到“抢着做”

2023年国家发布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,**新增86个病种**,医保准入速度从平均6年缩短至1.8年。支付端解决后,**罕见病药定价可达常见药的50-100倍**。典型案例:
- 北海康成的CAN108治疗胆道闭锁,**年治疗费用180万元**,但患者群体仅2000人,**峰值销售额仍有望达20亿元**。
- 信念医药的BBM-H901血友病B基因疗法,**一次注射维持5年凝血功能**,定价策略参考海外同类药物350万美元/剂。


药企如何构建创新护城河?

临床设计:如何用“失败数据”换“成功批文”?

信达生物的PD-1肺癌III期曾因OS未达终点失败,但通过**亚组分析发现PD-L1 TPS≥50%人群显著获益**,重新设计试验后成功获批。关键动作:
- **预设生物标志物分层**:在方案设计阶段就把ctDNA、TMB等指标纳入分层。
- **适应性试验设计**:允许根据中期数据调整入组标准,**可将试验周期缩短8-12个月**。


商业化:医保谈判之外的三种打法

当PD-1年治疗费用被压到5万元以下,**药企必须找到医保外支付场景**:
- **商保补充**:君实生物与平安合作推出“拓益安心保”,**患者自付超过2万元部分100%报销**。
- **患者援助**:恒瑞卡瑞利珠单抗推出“买4赠4”方案,**实际年费用降至3.2万元**。
- **适应症拓展**: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通过**肝癌术后辅助治疗**新适应症,**定价可比一线治疗高40%**。

医药行业未来五年趋势_药企如何布局创新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国际化:License-out如何避免“贱卖”?

2023年中国药企License-out交易总额达275亿美元,但**首付款占比仅12%**。提升议价权的三要素:
- **全球多中心临床数据**: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因包含美国患者数据,**首付款比同类产品高3倍**。
- **专利丛林布局**:百济神州在泽布替尼化合物专利基础上,**追加晶型、盐型、制剂等30+外围专利**。
- **分阶段付款设计**: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协议设置**15个里程碑节点**,最高可拿到11.3亿美元。


资本寒冬下的生存法则

2023年港股18A医药公司**平均跌幅达58%**,但仍有**3家企业逆势完成再融资**。他们做对了什么?
- **现金流红线管理**:复宏汉霖把销售费用率从58%压缩到34%,**账上现金延长到2026年**。
- **BD交易前置**:科伦博泰在Trop-2 ADC II期阶段就**以9.2亿美元授权给默沙东**。
- **差异化管线**:康诺亚的CMG901(Claudin18.2 ADC)**全球首个进入III期**,估值溢价达50%。


中小Biotech的突围路径

没有大药企资源,如何参与创新?
- **技术平台型**:如舶望制药专注siRNA肝外递送,**通过LNP+GalNAc双平台授权给MNC**。
- **适应症狙击手**:如璎黎药业专注**滤泡性淋巴瘤**等小适应症,**6个月完成II期试验**。
- **AI制药服务商**:如晶泰科技通过**AI+机器人实验**把苗头化合物发现周期从18个月压缩到4个月,**按里程碑收费**。


政策预判:2024年可能落地的三大变革

- **DRG/DIP 2.0**:创新药豁免支付限制,**允许突破病种费用上限**。
- **数据保护期延长**:对First-in-class药物给予**12年数据保护期**(现行6年)。
- **真实世界证据加速审批**:针对罕见病、儿科用药,**RWE可作为关键支持性数据**。

医药行业未来五年趋势_药企如何布局创新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